|
图为正在南郊路街头做洗帚的竹匠。(王根甫 摄) |
□本报记者 周燕波 曾几何时宁波市民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许许多多的竹制用品,如竹篮、淘箩、扫帚、畚斗、筲箕……俗话说:“竹刀拿得起,不怕没柴米。”竹匠(又称篾匠)———制作竹器的手艺人也曾风光多年。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价廉物美的塑料制品渐渐替代了竹制品,竹器制作日渐式微,篾匠这门古老的行当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日前,宁波摄影爱好者王根甫提供的一组在南门三市街头上篾匠劈篾做洗帚的照片,让我们不禁回忆起过去“竹器时代”的市井生活。 今年65岁的王根甫,于上世纪80年中期开始摆弄照相机,喜欢拍摄城市风貌、民情风俗、市井生活类的题材。30年来,他不断地追逐光影,积累了一批反映宁波城市及市民生活变迁的“老照片”。据他介绍,这张照片摄于2005年,地点就在南郊路上。王根甫年轻时曾在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工作8年,1978年回宁波后就在南郊路三市一家点心店工作,所以对三市那一带非常熟悉。他说,那时候三市虽然不像以前那样繁华热闹了,但这些传统手工艺人仍旧聚居在此。有些人家就是屋前卖竹制品,屋后做竹制活儿。 篾匠手艺是一门细致活,要经过多年磨练才能达到精熟的程度,其基本功包括:砍、锯、切、剖、拉、撬、编、织、削、磨。剖出来的篾片,要粗细均匀,青白分明,编的篮子要精巧周正,经久耐用,织的凉席要光滑细腻,舒适凉爽。据《鄞县志》记载,民国时期南门三市交易以竹木及其制品为主。鼎盛时期街上竹器商铺百余家。竹编经营模式往往是“前店后场”,即前面店堂内出售竹制品,后面手工坊里制作。篾匠师傅长年累月在手工作坊带徒传艺,代代传承。也有一些竹篾匠则在街头挑担设摊,或在街巷流动售卖。据县志统计,民国时期鄞县农村篾匠就有数万人,有的一个村就有近百位篾匠。 王根甫介绍,照片上的这位篾匠当时在做洗帚———一种在厨房间用来刷锅的小竹刷。做洗帚用的一般是毛竹的边角料。篾匠用劈竹刀把竹爿劈成竹条,然后削成竹细丝,最后用塑料绳捆扎成一把把结实的洗帚。“以前这种洗帚很便宜,一般也就几角钱一把,后来才渐渐涨到三五元一把,所以说这也是小本生意,手艺人就是利用一点边角料,赚点辛苦钱。”王根甫说。虽然洗帚不值钱,但家家户户的灶台上少不了,有的家庭主妇为图方便,还一口气买上好几把放在家里备用。 王根甫回忆,随着南塘老街的改造,这里大片居民搬迁了,这些以制作竹器为生的篾匠也风流云散,不知搬往何处了。“现在拿出照片看看这些手工艺摊主,感觉还挺有味道,因为现在的三市街头再也见不到那些以劈篾削竹为生的手艺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