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文化表演。(朱晓峰 余建文 摄) |
本报记者 余建文 通讯员 戴旭光 “咚咚咚”,伴随着阵阵雄壮的鼓号声,日前,在镇海十七房景区,民俗舞蹈《澥浦小船鼓》拉开2015澥浦冬至文化大展演的序幕。来自全镇各村(社区)及中小学校的数百名演员载歌载舞,点燃了冬至文化的节庆氛围。上千名观众的喝彩声此起彼伏。 冬至,如今在很多地方已被人淡忘,但在古镇澥浦的渔业文化中,它依然是个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热情迸发的节日。“这是我们澥浦人的节日,比过年还热闹呢。”觉渡村民小戴说。 经过多年的挖掘和培育,澥浦较完好地保存了延续数百年的民俗文化,并通过冬至文化大展演,让传统文化“绚丽绽放”。 今年的冬至文化大展演,共分“乡村风情”“渔乡情趣”“山海欢歌”三个篇章,两个小时的演出集中展现了澥浦镇10余项优秀传统文化,令人目不暇接。镇干部说,冬至文化大展演,镇里已连续办了六届,不仅是澥浦的一张文化“金名片”,也是连接新老澥浦人情感的“连心锁”。 喷香米食 腌制海鲜 留住“老底子的味道” “快来,就是这家店。”一群打扮时尚的姑娘涌入十七房景区内的老刘冻米糖铺子,争相选购,不住夸赞“还是小时候的味道”,并拍照发朋友圈。 61岁的刘国文是镇海仅存的手工冻米糖技艺传承人,40多年来,他的生活与米食紧紧黏合在一起。 眼下,老刘的冻米糖作坊还在庙戴村的老宅里,并在南塘老街和十七房开了两家分店。每年,他家制作冻米糖、芝麻糖等,光大米就要用掉300吨。老刘自豪地说,“我的冻米糖,不仅在宁波称得上‘一只鼎’,还上过央视四套‘远方的家’节目呢。” 今年的冬至文艺大展演,澥浦镇还举办了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汇聚了镇里的数十件非遗作品和众多米食类、海鲜类非物质文化,古色古香家酿酒、松子黄金年糕等,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观看,感受原汁原味的传统味道。 镇干部说,当年郑氏一族南迁到澥浦,逐渐学会了种稻和米食制作。澥浦在民国初年就有了过年做冻米糖的习俗,而糯米酒和年糕、更是早在明清年间就开始盛行。经过上百年的改良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十七房米食文化”。 海鲜腌制是澥浦的另一种传统味道。早在明代开始,澥浦渔民便使用海盐或明矾等腌渍海产品,用作菜肴,鲜美可口,被称为“压饭榔头”,在长三角区域颇有名气。 欢乐歌舞 古老民俗 乡情凝聚“四海一家人” 文化是根,承载着历史和乡愁,“它同时又是一个黏合剂,沟通情感,让不同的人彼此融合、同心协力,这对于澥浦格外重要。”镇党委副书记陈海波这样说。 这些年来,随着宁波石化区的蓬勃发展,澥浦的外来人口有三万多,超过了本地人口。多年来,石化区管委会和澥浦镇党委政府发掘和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并以此为纽带,促进新老澥浦人的互动与沟通,进而带动价值认同、社会认同,共建和谐社会。 觉渡村的舞龙、余严村的抬阁、庙戴村的打年糕舞、汇源社区的鱼灯……澥浦每个村(社区)以文化员、文艺骨干为核心,组建各具特色的文艺队,招募新澥浦人加入,一起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 老家河南的付明英在澥浦生活近10年,“白天做生意,晚上要么在家待着,要么找老乡打牌,生活单调不说,还无法真正融入当地村民的生活。”后来她参加了余严村的文艺队,还代表村里参加广场舞比赛,“大家一起排舞一起聊天,一点也没把我当外人看,让我真正感受到自己是余严村的一分子。” 船鼓在澥浦民俗文化中最为有名。据了解,澥浦船鼓起始于清嘉庆年间,本就是河南、福建两地渔民文化南北融合的结果。现在澥浦通过发掘、传承民俗文化,将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与本地村民相互融合,打造新时代的乡土文化。 “文化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每年的冬至文化大展演,新老澥浦人精诚合作,显示最精彩的一面。”陈海波,这几年,各个村文化建设投入成倍增加,村民参与文化活动,体育健身热情高涨,与此相对应的是麻将声、吵架声少了,直接推动社会和谐。 赏农民画、看农民戏、过农民节,冬至节里,文化澥浦展示它最纯粹、最热情的一面,勾起人们内心浓浓的乡愁。镇领导告诉记者,冬至文化大展演一年走一回,村民觉得不过瘾。镇里准备在过年的时候,把这些节目到村里再巡演一遍,把优秀传统民俗更好地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