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厉晓杭 通讯员陈红)前不久,来自安徽的张先生在北仑新碶街道沿海村的出租房里安装了一台空调,由于房子的户型原因,空调外机被安置在屋顶上。房东担心沉重的外机压坏屋顶,表示反对。为此,两人发生激烈争吵。银杏社区和谐促进会副秘书长丁大龙了解情况后,先采用“背靠背”的方式分别做两人的思想工作,待双方态度有所缓和后,又进行“面对面”调解。经过调解与劝说,张先生同意搬走,事情圆满解决。 在新碶,本地人口为8万,外来人员却有20多万。外来务工者来自全国各地,语言、行为习惯、观念都有差异,新老市民之间以及新市民与新市民之间的矛盾冲突难以避免。为此,该街道通过组建社会组织,在推进本地居民与外来务工人员共同参与、服务、融合上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目前,在街道登记备案的社会组织有近600家,一大批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以融合组织的副会长、副秘书长的身份活跃在村和社区社会事务管理的舞台上,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生力军”。 高塘社区生活着3万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各种矛盾纠纷不断。2006年之后,高塘社区相继成立和谐促进会、和谐商户协会等社会组织。黑龙江人秦广成是高塘社区党总支里的一名流动党员,作为第一批加入“新高塘人和谐促进会”的成员之一,他现在已经是协会的副会长。租住在高塘社区的外来务工人员见到秦广成都亲切地称他为秦大哥,不少人手机里存着他的电话号码,小到老乡来北仑工作租房子,大到劳动纠纷,秦广成总能把问题解决妥当。 “在实地走访的过程中,总会发现一些困扰居民的小问题,这些通过‘新高塘人和谐促进会’出谋划策、主动调解及时得到解决。”秦广成说。 向家村是典型的“城中村”,本地人口1500人,但外来人口已超过了1万人。2006年6月,暂住在北仑区新碶街道向家村的全体外来人员投票选举产生了自己的“当家人”———“新向家人”管委会,由4名委员和28名代表组成。“新向家人”管委会根据外来人口的实际情况,从村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开辟了微观的村民自治单元,让外来人员来参与矛盾纠纷、社会治安、外来民工权益、计划生育以及环境卫生等问题的解决,使他们开始热爱“第二故乡”,融入当地村民的生活之中。 来自湖北荆州的彭道盛是“新向家人”管委会副主任,专职负责管委会的日常工作。据他介绍,“新向家人”管委会成立以来,已经义务为“新向家人”提供了法律咨询150多次,挽回60多万元经济损失;成功受理本地人与外地人的纠纷100多起,且全部调解成功。 新碶街道有关领导表示,社会组织来自于民众,代表不同的利益群体,他们以一种特有的草根魅力团结联络社区居民,在化解纠纷、解决有关社会问题上表现出优势,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化解在初始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