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人民政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2月30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事办实才能让群众“点赞”

  龚哲明

    社区综合责任险,是保险部门与政府合作推出的公益性险种,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为社区居民尤其是弱势群体撑起一把巨大的安全伞,这是某地人大票选的十大实事工程项目之一。很显然,这是政府为民所办的一件大实事,但是该地人大常委会在实事工程“回头看”时却发现,群众参与这件大实事的热情并不高。

  这是为什么?经过调研,真相很快“浮出水面”。原来,社区综合责任保险一般由相关政府部门和乡镇(街道办事处)负责具体推行工作。较多数量的居民对应属于社区综合责任保险范畴的多种意外伤害行为知之甚少,存在受了灾,却没有要求理赔的现象。而且,各级基层社会管理机构都担负一定的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考核任务,由于担心保险赔付数量较多影响考核成绩,未及时引导群众依法获取赔偿,甚至出现弹压不报的现象,既浪费公共资源又侵害居民合法权益。同时,小额赔案,理赔流程长,赔付速度慢,影响居民理赔积极性,对于专业性强、定损难度大的理赔项目,缺乏专业评估,极易引发矛盾。

  从这些真相中不难看出,群众参与社区综合责任险热情不高,问题并不是出在险种本身,而是相关部门、单位没有把政策宣传做到位、没有把赔偿落实做到位,没有把这件大实事办实办好,使不少群众不明白、不理解,也并没感觉到这一实事给自己带来的好处。这样一来,群众参与热情不高岂不也是顺理成章。

  解决群众参与热情不高问题其实也不难,关键在于相关部门、单位要把实事办实。这个“实”体现在有关部门要加大政策的宣传上,好酒也怕巷子深,要让群众知道哪些情况自己是能够申请赔偿的。这个“实”体现在赔偿落实的便捷和到位上,要求保险公司开启理赔绿色通道,对于小额赔案,简化理赔流程,给予快速赔付,对于业性强、定损难度大的,聘请第三方机构介入,增加定损权威性,加快定损速度,做到特事特办、应赔尽赔、能赔快赔。这个“实”还体现在政府经费投入的稳定上,建议应当将社区综合保险项目作为一项长期性、持续性的工作,设立专项资金确保工作持续开展,让群众见到更大成效,得到更多实惠。

  只有把实事办实了,群众才会真心“点赞”。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