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宁波最早的一张着色照片,摄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东门口。(水银 提供) |
本报记者 周燕波 日前,宁波地方文史爱好者、老照片资深收藏者水银在南塘老街“枫林晚”书店的文化沙龙,与会员读者分享一批反映宁波城市街巷变迁的老照片及他的研究心得,为大家解剖了宁波城区主要地理位置及一些城市地标的变迁的历史渊源。 这批老照片大多数是从民国时期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还有一部分是清代中后期的,非常珍稀。 宁波曾经的“东大路”“西大路”在何处? 水银认为,宁波真正的街巷大约是北宋与南宋之交形成的,是从唐代开始的城市管理模式坊市制向街市制转变的产物。到了民国时期,城市道路设置四个等级:大路、路、街、巷,而且各级道路的宽度还有标准,如大路16米-19.2米、路12.8米、街9.6米、巷4.48米。不过,实际上受民国鄞县政府财力及管理能力有限的影响,街巷规格没达到统一标准。 那时候宁波有四条“大路”,现在老一代宁波人还常在称呼的南大路、北大路,就是现在的解放南、北路(老城段)。那东大路、西大路如今在哪里呢?其实这两条路最早称为鼓楼大街,就是古望京门(今中山西路西门口)至古东渡门(今东门口)的一段路。民国政府对宁波古城改造时,对鼓楼大街进行重修,竣工后东段称东大路,西段称西大路,后来为纪念孙中山改称中山路。所以说,东大路、西大路就是今天中山东路和中山西路的“前身”。 兴宁桥西“五岔路口”是怎么形成的? 根据水银研究,宁波的老城街巷来源大致有:一是规划形成。在古代宁波城,凡官衙、城门之所在,必有道路连接,比如子城内(鼓楼沿)的府桥街与公园路就是宁波最早的规划道路。 二是受水系河网影响。过去宁波是个小城,水道走向决定了街巷的走向。人们依水而居,商业沿江发展。“一河一街”是甬城最显著的街巷特征。水银说,为什么时至今日宁波还有一些街道的线路走向让人感觉还是很别扭呢?这就是水系河网遗留下来的老问题。比如那个让不少外地司机感到头晕的兴宁桥西的“五岔路口”。他解释说,以前日湖就在解放南路与莲桥街这块区域(后来渐渐干涸),那里还有一条作为护城河的南濠河,加上一道城墙。上世纪二十年代拆掉了城墙,六十年代城市改造时又把南濠河与日湖填埋了,再后来到八十年代建成了兴宁桥,于是形成了这个有点怪异的“五岔路口”。 第三是根据城墙基址形成。宁波早期有6个城门,如望京门、灵桥门、东渡门、和义门等。至上世纪三十年代,宁波城墙基本上拆完了,基址成了早期的“环城路”,那就是现在的长春路、望京路、永丰路、和义路、东渡路、灵桥路。这几条路圈围而成一条宁波最早的“环城线”。水银解释说,这条环线当时规划时是按“大路”的标准,但受地理位置及建筑物影响,各条路宽窄不一。像灵桥路、长春路等已达标,但东渡路只有12.8米。最窄的是望京路,只有5米,相当于一条巷子,因为这条路正好经过效实中学,学校有个大操场,路只能在护城河与操场之间建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