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企业产品质量管控培训班。 |
本报记者 孙吉晶 宁海记者站 陈云松 通讯员 徐红燕 本月下旬,西店镇企业职业经理人俱乐部年会就将召开。会前,俱乐部理事会下发表格,请各位会员提交提案,为俱乐部新一年工作安排出谋划策。 翻开去年俱乐部活动一览表,1月至12月,总共安排了29场活动,内容包括培训、讲座、赴外地企业参观等。“除了这些日常性的活动,俱乐部发挥的更大作用是,成员各显身手,为企业解决了不少生产、管理上的难题。”俱乐部会长邬双海说。 西店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众多,形成了家用电器、金属制品、文教用品、汽车部件、模具制造五大主导产业。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潮中,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的管理粗放的弊端日益显现,成为企业发展的拦路虎。作为西店镇党委政府服务企业的一个重要平台,企业职业经理人俱乐部应运而生。目前,西店企业职业经理人俱乐部共有入会企业50家,占全镇规上工业企业的一半左右。 出钱买不来“接地气”的服务 西店企业职业经理人俱乐部共有108位会员,除了部分企业经营者,大多是企业引进的高级人才,他们中既有职业经理人,也有技术专家。俱乐部积极开发集体智慧,去年初,成立了由9位会员组成的“西店镇企业管理服务小组”。企业如有需求,可以直接联系服务小组要求提供帮助。 金博文具有限公司是2015年加入企业职业经理人俱乐部的新会员。这家产品以外销为主的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外贸订单近两年越来越多。虽说业务源源而来,但公司刘总还是发愁。因为管理跟不上,不仅造成生产压力,而且浪费较多,效益不高。这对一家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始终是一个痛点。 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企业管理服务小组与企业管理者面对面交流,指导搭建组织架构。有时候,服务小组针对金博公司管理环节存在的问题,给老总出题目,布置作业,等到下次来时再进行解答。 “就算拿出一二十万元钱,也买不来这样‘接地气’的指导。”一次次的上门服务,金博老总犹如醍醐灌顶,获益匪浅。几个月下来,企业运行状况明显改善。刘总说,眼下他正在物色人才,以补充管理团队的新鲜血液。 由于产品容易被模仿,曾几何时,西店企业之间“相互提防”,大多关起门来搞生产。在俱乐部的互联互通下,过去相对封闭的一套经营思路得以转变,同行企业从隔阂走向共享。 西店企业职业经理人俱乐部建有一个微信群。进入微信群,各种各样的求助信息都有。哪家企业碰到难题、哪家企业急需资料,俱乐部会员都会在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去年底,宁波双林工业品制造有限公司想接一批德国单子,且要马上投产。但公司从未做过与德国厂商之间的相关“验厂手续”,通过网络联系相关资质方,对方开价5万元。求助信息在俱乐部平台发布后,马上就有了回应,该镇协生照明公司的小任曾做过这一标准认证,他把相关的样本资料和沟通渠道一股脑儿告诉双林工业品制造有限公司。最终,“双林”节约了时间,还省下了一半的手续费用。 不单单是信息,西店企业的抱团合作还拓展到更高层次的技术领域,这在过去是根本不可能的。双林工业品制造有限公司花大力气探索工业自动化,成功研发出第一台机械手样机,并对生产线进行了自动化改造。当同为俱乐部成员的兴达文具公司老总带着技术团队上门取经时,“双林”把许多关键技术拷贝给了对方。 企业想的,员工要的,就是我们做的 西店镇有注册企业2000余家,其中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百余家,企业职工总数超过5万人。面对庞大的培训需求,仅靠当地成人学校一家之力远远不够。如何在成校之外,另辟一条培训之路?西店镇企业职业经理人俱乐部理事会为此绞尽脑汁。 把学校办到规模以上企业。这一想法得到了不少企业的呼应。去年初,在各企业职业经理人俱乐部成员的共同倡议下,经企业自主申报,西店镇在长荣光电、吉德电器、协生照明、双童电器等12家企业创办了首批职工学校。每所职工学校都设有一名“店长”,由该企业的职业经理人俱乐部会员兼任。职业学校必须有完备的办学设施和师资,申报验收合格后由镇总工会授牌。 一家工业品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表示,公司200多位员工急需在转型升级阶段开展培训。原来西店成校培训资源有限,有时几家企业争抢场地和师资。企业职工学校办起来后,课程都按照公司自身的需求量身打造,去年一年培训企业职工2000余人次,大大超过以往。 “企业想的,员工要的,就是我们做的。”俱乐部邬会长说,坚持这一理念,西店企业职业经理人俱乐部为企业职工培训找到了切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可行路径,在企业的人力支撑和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去年,企业职工学校培训内容包括班组长管理、优质生产、品质管理、岗位技能以及员工素养等。培训企业职工1.5万余人次。 此外,俱乐部还倡导各会员企业开展交流与互助活动,联合各会员企业举办企业用工现场招聘会。去年11月和12月,俱乐部组织十家企业赴高校对接,开展校企合作人才招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