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四明周刊·视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1月2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名流云集地 书香飘四海

———回望伏跗室永寿街千年历史文化街区

  费家巷的屠宅门台
  基本保存完好的叶机旧宅
  走出一批文化大师的宝兴巷
  一代书画大师赵叔孺故居
  宅院石柱上栩栩如生的雕刻
  远眺伏跗室永寿街历史文化街区

  陈鸿

    伏跗室永寿街历史文化街区是宁波八大历史文化街区中最后一块处女地,也是建筑肌理保存最为完整的历史街区,至今仍延续着原汁原味的市井生活。尤其是曾有一大批文化名流和历史人物荟萃于此,赋予了街区极为丰富鲜活的人文内涵,在宁波历史文化街区中具有独一无二的气质。

  在伏跗室永寿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改造即将启动之际,回望过去,是为了那一份深深的期待,我们期待着她带着前世今生的记忆成功“转身”。毕竟,人们踏入一个历史文化街区,不仅希望看到静态的建筑,更希望体会流动的历史。

 

  

  千年街区 风韵依稀

  这里,有千年的岁月沉淀。早在汉代,永寿街一带已经有居民居住。公元821年的唐代,宁波府治从小溪迁至三江口,在今鼓楼步行街区域建立了子城。由于永寿街紧邻子城,水陆交通发达,成了城中官宦人家、世家大族择良而居的风水宝地。尤其南宋年间,北方连年战乱,大批中原人士渡江择居,永寿街区逐渐成为当时府第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

  这里,走出了数不清的甬上名人。在永寿街区生活、学习过的历代名人,涵盖官吏、思想家、学者、教育家、书画家等。众多官吏中,远有北宋名臣敷文阁侍制林保、南宋户部侍郎林祖洽,明代吏部尚书屠滽、吏部左侍郎林栋隆,清代兵部尚书屠粹忠、广东海军提督沈瑄、海州直隶州知州叶机等,近现代有历史人物蒋介石、蒋经国、陈布雷等。文化名人中,有明代戏剧家屠隆,清代浙东学派代表人物万斯同、万言,及至晚清民国,国学名家顾清廉、教育名家冯君木、藏书家兼经史大师冯贞群、海派书画泰斗赵叔孺、金石泰斗沙孟海、著名思想家冯宾符、著名书法家钱罕等,更是云集此处。

  曾经的永寿街区,具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韵,河道井字形纵横交错,永寿、孝闻、尚书、西河等街巷大多依河而建。不少宅院也临河而起,推窗见水,河街相依。院落联片,马头墙林立,恰似一幅江南水墨写意图。江南水乡多桥梁,永寿街区及周边曾有水浮桥、永安桥、南双桥、西双桥等十多座桥。位于孝闻街与尚书街口的芳嘉桥则是廊桥,桥上建顶篷,下雨时可供路人避雨。过去,河道是繁忙的运输通道,一些船只成了水上流动商铺,日常用品、时令果蔬等可通过河道送至各家各户。

  那些小街小巷的名字由来铺展开来也是一段段传奇:北宋徽宗时期,出了一位孝子杨庆,明州太守请命朝廷赐以建“祟孝”石牌坊,孝闻街由此得名;文昌街得名于文昌殿,殿中供奉的文昌帝君即为民间所称掌管天下文运的文曲星;尚书街,因明代太保、吏部尚书屠滽尚书府第而得名;永寿街,因明嘉靖年间东端修建了永寿庵,边上建有永寿桥,故得名;呼童街,以前准备考试的学子多住在这里,早上喊起后去隔壁的县衙考童生,因而得名;小而窄的宝兴巷,则是因慈城人葛氏在巷内开设宝兴当铺而得名,充满了市井的生活味……

  在20世纪50年代的城市改造中,孝闻河、横河等先后被填土为街,江南水乡风貌烟消云散,但值得庆幸的是,万氏别第、沈元戎第、叶宅府第、赵叔孺故居、林氏旧宅、伏跗室等一批明清至民国的院落建筑,依然保持完好。

  世家大族 比比皆是

  时光流转,留存至今的不只是房屋,不只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古老街区,还有那些世家大族的无尽传说。

  位于尚书街51号的明代建筑,其主人是明代四大家族之一的屠氏。屠氏家族于南宋末年从无锡南渡迁居至宁波江北岸一带,随着家族不断壮大,之后又在今鼓楼区域开辟屠园巷和尚书街两处居住地。屠氏门风严谨,素来以诗书传家。家训中规定:“凡人性情刚愎,礼貌粗疏,皆因不读书之故。吾族城郊各有校学,为父兄者当令其子弟及时入学,上之足以讲求礼义,次之亦得稍通文墨。如有聪颖子弟,渴望造就。而贫不能读书者,首得向公众设法助以修脯,使得学成用世。”故历经700年,屠氏人才辈出,今有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也不足为奇。

  族人屠滽是明代名臣,少时饱读诗书,为官后清正廉明,受到皇帝的器重,历任监察御史、吏部尚书等职,赠太子太傅,乡人称为“屠天官”。屠滽担任吏部尚书时,开始在呼童祝都桥附近置地,宅院面河而建,规模恢宏,时称“全城第一”。此后,屠家人才不断,居高官者不在少数。及近代,屠宅部分房屋转销张家、史家等,现在大部分建筑已经拆除,仅存永寿街南侧明代建筑屠氏故居一院,约600平方米。

  屠宅的附近是另一甬上望族万氏别第。万氏祖上万斌随明太祖朱元璋起事,战功显赫,其后迁居宁波,名人辈出。明万历间,万邦孚解甲回乡在城西置地,这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浙东学派的发源地白云庄。其后,万氏子孙以儒术而著称,如万表、万泰等,万泰共有八子,在经史理文上均有成就,史称“万氏八龙”。其中,万斯选、万斯同是浙东学派的著名代表。此宅第为万邦孚的曾孙、万斯同的侄子万承勋所建,万承勋又为浙东学派开山祖黄宗羲孙女婿。万承勋父因得罪高官入死牢,尚未弱冠的万承勋奔走千里,终将其父救出,时人称为“万孝子”。后任授磁州牧,为官勤勉,因积劳死于任内,其生平事迹纳入《清史列传》。万氏别第主体建筑坐北朝南,系四合院的江南传统民居。1989年,万氏第20世孙、香港知名人士万春光先生敬献“翰林”“勉力堂”两匾额,分别悬于大门、正房明间。

  永寿街40—43、45、47号为北宋名臣敷文阁侍制林保旧宅。林氏族内为官者甚多,出过南宋户部侍郎林祖洽、明史部侍郎林栋隆等,为甬上望族,有“北郭林氏”之称。在永寿街、孝闻街口,原立有林家的父子登科坊。及近代,45、47号出售给俞姓和范姓等。

  永寿街还曾居住过两位因剿海匪而名震一时的武将军。一位是叶机,其宅位于永寿街和孝闻街口,解放后一度是有名的“文昌食堂”。清嘉庆初,海匪兴乱,叶机、叶槐兄弟自筹钱财制造快船,出榜招募乡壮,拉起民间自卫队,协助官府一起缉盗捕匪。著名的爱国思想家龚自珍写有《书叶机》,文中高度称赞叶机这位民间抗匪英雄。因屡立战功,叶机由民间豪杰被朝廷一纸任命为上海县知县。他在宁波购置原长乐知县陈明住宅,进行改建。叶机尚武能文,著有《海天吟》《藤花集》《珠湖诗草》等。

  另一位武将是元戎第主人沈垣,所谓元戎意为主将、主帅之意。沈垣是武学出身,因在清嘉庆年间巡洋缉匪有功,官至广东水师提督。卒后,感其为官勤勉,道光皇帝追谥其“勤毅”,是甬上历代名臣中得谥者之一。

  名师兴学 泽被后世

  100多年前,在文昌街北段77—79号有一个闻名浙东的箭金学堂。“箭金”出自成语“东箭南金”,是指东方的竹箭和南方的铜,用以比喻宝贵的人才。箭金学堂创立者是顾清廉先生,他不但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国学家,而且曾出游日本,毕业于日本政法大学。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曾在鄞州姜山捐地十余亩创办学校。他还与人共同捐款,对著名的东林书院(位于无锡)进行全面修葺。

  1905年创立的箭金学堂是一所新式学堂,在文昌殿基础上扩建而成。顾清廉学识渊博,是当时少有的通中西方文化的教育家,不少学生奔他的名气而来。时年19岁的蒋介石,就是慕名转学至箭金学堂的。青少年时期的蒋介石,因生性顽劣闻于乡里,但顾老师并不嫌弃,教授蒋学习传统国学和《孙子兵法》。蒋在日记中回忆说,在顾老师家读过邹容的《革命军》、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王阳明的经典《传习录》等书,对他一生影响巨大。数年后,蒋介石感悟王阳明名言“大中至正”,而一生自称“(蒋)中正”。   

  蒋介石飞黄腾达后,曾多次邀请顾清廉出山从政,但顾均未应允。费家巷11号是顾家旧居,是顾先生从林家转购而得。当年为了减轻学生负担,他一度将部分房屋改成学生临时宿舍。让人称奇的是,顾宅排水设施非常高明,每年台风内涝时,周边水漫金山,顾宅却安然无恙。   

  民国时期,宝兴巷口的赵家还出了一位近代海派金石大家赵叔孺。赵宅由赵佑宸建造,赵佑宸历任清末江宁知府、江南盐巡道、大理寺卿等职。其子便是赵叔孺,他少年时爱好书画,尤其善画马,被称为神童。1881年,赵叔孺年方8岁,父亲在春节里大宴宾客,席中有一位长辈、福建闽县商人林颖叔,听说叔孺小小年纪就能画马,要他出来相见。小叔孺当众挥毫,很快画出了一幅神骏的奔马,座中宾客传看,赞叹不已。林颖叔对赵叔孺非常赏识,第二天就请媒人到赵家说媒。赵叔孺17岁中秀才,即赴闽县迎娶林家女儿,夫妻婚后恩爱。岳父林颖叔酷爱金石书画,收藏极为丰富,赵叔孺在岳父家遍观所藏精品,专心钻研唐宋元明古迹,苦学金石书画,不出3年,便已成绩斐然。 

  赵叔孺是近代艺坛上罕见的全才,国画、书法、篆刻无一不精。一生画少而精,存世作品不过百幅。沙孟海在《沙村印话》中称:“历三百年之推递移变,猛利至吴岳老(吴昌硕),和平至赵叔老(赵叔孺),可谓惊心动魄,前无古人。”

  赵叔孺还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弟子50多人,近现代艺坛上著名的书画篆刻家陈巨来、叶潞渊、方介堪、张鲁庵、徐邦达等,都是他的学生。

  文化大师 交相辉映

  民国时期,小小的宝兴巷里,先后来了两位出自慈城的冯姓叔侄,在他们的影响下,弄堂里诞生了一批在全国文坛、艺坛极富影响力的大师,对近代宁波乃至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

  冯氏是浙东历史上家族年代最久、人口最兴旺、文化最丰富的巨族之一,当地有“冯半城”之说。民国初年,冯氏族人冯幵(字君木)学识渊博,尤其国学造诣深厚,时称“浙江国学三杰”之一。

  冯君木于1913年与人在宁波后乐园(现中山公园)创办国学社,招徒讲授经史文学,因其书斋名为“回风堂”,时人也称其为“回风先生”。冯先生主教国文,一向循循善诱;传授书法不落旧套,反对一味古板临帖。陈布雷、沙孟海、钱罕、朱复戡、沙文求、冯贞群、冯定、冯宾符、童第德、葛夷之、吴泽、秦康祥、陈秋阳等均求学于冯君木,这些日后的文化名流当时都是回风堂的常客。

  冯君木先生以爱才惜才出名。1914年,年仅15岁的沙孟海正在宁波慈溪锦堂师范读书,因沙父去世家道中落,他常常以字换粮,养活母亲和弟弟。此事引起在锦师讲学的冯君木先生的关注,亲自教沙孟海读古文,攻读史书。沙孟海毕业后,经冯君木介绍,到宁波富商蔡芹荪家做家庭教师。1920年7月,年仅20岁的沙孟海在辞去鄞县梅墟求精学校的教职后,投奔冯先生,在冯家偏房住了半年,冯先生又介绍他到附近的屠家担任家庭教师。后冯君木到上海任修能学社社长,介绍沙孟海到校任职,并介绍其与吴昌硕等海派名家相识。沙孟海一生感念师恩,曾动情地写下:“文若受知先生,既夙且深,甄术景行,义无多让。”

  1913年至1925年,冯君木一直在回风堂授业解惑,一群孜孜以求的少年学子,使宝兴巷一时文风鼎沸。冯君木的学识和声名与日俱增,北京师范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皆慕名相邀,他因体弱多病,婉言辞谢。直至1925年,受慈城同乡、上海商业巨子秦润卿之邀,筹建上海修能学社,才正式离开回风堂。

  民国时期,甬上最负盛名的藏书家冯贞群(字孟颛),也是族叔冯君木先生的弟子。宝兴巷赵叔孺先生因多居上海,祖宅空余较多,于是将前院出售给了冯孟颛。君木先生欣然命名为“伏跗室”,寓意潜身乡里,致力于学。冯孟颛的父亲曾经营钱庄,酷爱书籍收藏,建有求恒斋,藏书2000余册。冯孟颛继承家传,将伏跗室改造成藏书之室。清末民初时,正值时局动乱,废科学兴学校,社会风尚以为古籍已濒临无用。冯孟颛散家中巨财,精心搜集明清以来“六一山房”“近圣居”“烟屿楼”“贻谷堂”“文则楼”等甬上诸家书楼辗转流散之籍。在伏跗室藏书初具规模的过程中,他一直专注于校勘、考订,所藏典籍多经手披目览,批校题跋。先后整理古籍近11万卷,碑刻533种。当时的伏跗室很开放,来看书的人很多,大部分是慕名而来的全国各地的文人,其中就有赵万里、郑振铎等。

  冯孟颛担任鄞县文献委员会委员长后,致力于地方文献搜集整理与文物保护,发起和主持募捐、重修范氏天一阁,将宁波府学“尊经阁”移至天一阁后院,并搜集宋至清碑碣八十余方建“明州碑林”。历时三载,整理编纂天一阁全部藏书目录《鄞范氏天一阁书目内编》,此外他还重修白云庄黄宗羲讲学处“证人书院”,参与编辑《四明丛书》,出任《鄞县通志》编纂。1962年,他将全部藏书及伏跗室献给国家。

  往事越千年。回望伏跗室永寿街历史文化街区,高墙、敞院、黛瓦、漏窗……这些元素构成了她的“历史范儿”;而小街小巷里不绝于耳的诗书故事、人文情怀,则带来了岁月的“包浆”,而这,更是她精髓所在。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