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1月29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曙励精图治成就五年投资荣耀

  铁路宁波站
  金汇小镇效果图

   

  

  作为宁波的中心城区和商贸中心,海曙区既镌刻着城市的千年记忆,延续着城市的千年文脉,又散发着阔步迈向现代化、国际化的生机活力。

  “十二五”时期,是宏观形势极为复杂的五年,也是发展成就显著的五年。区委、区政府把扩大有效投资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海曙区固定资产投资呈平稳快速增长态势,2011-2015年年均增速达到21.3%,超过宁波市整体水平3.9个百分点;尤其是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进入高速增长期,增速连续四个季度位居全市第一。增速的高位发展将继续带动投资总量进一步扩大。

  五年间,海曙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重点领域改革全面推进,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显著提高,“现代化美丽海曙”建设迈上了新台阶。

  关键词:城市品质

    优化城区路网

  城市“血脉”更畅通

  在海曙区近200个重大项目中,城市综合交通网络优化工程是数量最多的领域。过去五年,海曙区城区路网建设主要着眼于缓解核心区交通拥堵,突出优化城区路网结构。整治望京路、机场路等主干道,新建、改建和拓宽改造了新典路、广安路、范江岸路西延等城市道路,打通新典路西延、南苑街西延、通达路等15条区内“断头路”,保障中心城区交通顺畅。

  去年国庆前夕,铁路宁波站交通枢纽全面建成投用。在这项我市规模最大,集智慧化、便捷化、立体化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客运枢纽工程中,海曙区累计投入逾144亿元,承担了除铁路站以外的大部分工程,为宁波市织就四通八达、从地下到地上的立体交通网络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背街小巷改造新增“港湾式”停车位,到构筑地势高差斜向泊车系统,地处中心城区,海曙区一直致力于停车难的缓解。“十二五”期间,海曙精细化提升城域基础设施,建成轨道交通1号线望春桥站P+R停车场,提供车位142个,累计新增专用停车位14196个,公共停车位约1400个,深度挖潜区内停车资源。

  关键词:民生品质

    老街小巷整容梳妆

  “美丽海曙”逐步呈现

  2015年年关,海曙朝阳新村危改项目最后一户居民在货币补偿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海曙区首个棚改项目宣告完美收官。

  放眼海曙,老房蜕变随处可见。24个建成于1998年前的老住宅小区整治完成,惠及居民1.5万户,涉及整治面积约156万平方米;西河小区打造成“基础设施优化、专业管线隐化、小区环境美化、房屋整修靓化、安全设施固化”的宜居示范小区;机场路以西,原先的破旧房屋被一幢幢拔地而起的安置房所取代,胜丰、蒲家、气象路等区域公共租赁房、经济适用房、拆迁安置房项目相继竣工;南塘老街完成修缮,再现白墙黛瓦的旧时风情;蓝天路上,一座现代化的体育文化中心拔地而起。

  “十二五”期间,海曙区坚持大项目惠民生,依托城市有机更新和“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抓手,着力做民生福祉的文章。截至目前,已完成“三改”74.14万平方米、“一拆”16.67万平方米,全区8个街道全部申报“无违建街道”。“五水共治”全面推进,积极争创省“清三河”达标区,实现垃圾河、黑臭河动态清零,黄家河沟通及泵闸工程基本完工,完成20个老小区雨污分流改造。

  一幅水清岸绿、宜居乐居的“美丽海曙”新画卷正逐步呈现。

  关键词:发展品质

    产业平台产城融合

  成效凸显

  3.5平方公里的月湖金汇小镇,1.35平方公里的宁波(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以及聚集众多高新技术企业的海蓝宝众创社区,“十二五”期间,海曙区累计完成投资605.22亿元,积极打造“一核三带五区”,逐步形成具有国际水准的产业发展大平台。

  产业提升项目有效带动了产业转型升级,兴起一批电商经济、创客经济等高端产业。铁路宁波站区域、月湖西区、鄞奉路滨江商务居住区、城西北商贸商务区等功能区建设稳步推进;莲桥第、南塘老街建成,鼓楼沿重新开街,秀水街、城隍庙改造开始启动,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顺利推进,列入宁波电商城“一城两区一中心”的布局;宁波节能环保科创园、“启运86”微电影产业园、留学生创业园、和义1844等特色园区、区块加快发展。

  搭建总部经济建设平台,实施了维科、狮丹努、真汉子等总部大楼建设。总投资13.8亿元的维科集团总部大楼竣工验收,狮丹努集团总部大楼开始幕墙及安装工程,计划今年竣工,真和集团总部大楼和市政集团总部大楼加快建设,永和居易北侧地块总部大楼开工建设。鄞奉路滨江商务居住区进入建设高峰,江湾城项目开工过半,金茂府项目主体完工,累计完成投资逾70亿元。 

  此外,海曙还借力旧村改造,启动低效用地二次开发利用,盘活存量土地。先后建成泛亚国际、时代金茂大酒店、水清木华创意产业园、新星欧尚等一批村级发展留用地项目,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些区块的形成,为海曙‘十三五’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增强现代产业综合竞争力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强有力的保障;同时极大提升海曙城市品位,进一步加快人居环境优化提升,促进宜居宜业的现代都市建设。”海曙区发改局负责人介绍。

  关键词:文化品质

    历史街区旧貌新颜

  基层文化和谐邻里

  每逢周末,南塘老街人头攒动,一条绵延1.2公里的南塘老街,掀起甬城百年风流。南塘老街给鄞奉片区带来全新商机,强势带动海曙区快速发展。

  拥有1190年历史的海曙区,是宁波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区域内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拥有7条历史街区,21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如何使历史街区与现代商业文明相得益彰,“十二五”期间,海曙用“政府主导+社会化运作”的模式,在保护的基础上,突破发展瓶颈,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鼓楼沿作为宁波硕果仅存的古城楼,经过有机更新后,浓缩出了“老宁波剪影,新宁波印象”的风味;莲桥第坚持“原地保护”“原地修缮”“修旧如故”的原则,配合老匠人的巧手还原了唐风古韵;秀水街保留原住民居住氛围,营造了浓浓的“民国风”,集聚非物质文化博览和文化创意产业;月湖西区积极做好文商旅融合文章,天一阁、月湖联合开展国家5A级景区创建,努力填补宁波文化类5A级景区的空白;“寻海丝·知海曙”系列文化活动组织举办,精心打造海曙一日游品牌,文商旅互动更加丰富。

  随着历史街区的改造升级,广告创意、工业设计、动漫游戏、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等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在此基础上,该区注重植入旅游观光、文化展示、餐饮娱乐、商务办公、创意产业等新元素,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基地。

  五年来,海曙区还重视基层文化的投入,以区文化馆、区图书馆为龙头,街道综合文化站为依托,社区文化宫(阅览室)为阵地的三级文化服务网络形成。辖区8个街道通过社区共建模式设立了文化站,以“欢乐广场、幸福海曙”城市广场惠民工程为载体,打造“家门口文化”、社区文化博览会、海曙读书月、百场电影进社区等文化服务品牌,每年为群众送文化400多场次。全区共有各类文化团队254支,参与人数3898人,形成了基层文化月月有、周周演、天天看的良好局面。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