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我市企业积极走出去。图为博威集团在越南的一个新能源项目。(杨绪忠 摄) |
本报记者 杨绪忠 存贷款继续“双增” 正确看待我市金融形势,离不开全球大势。 当前,中国经济金融“航母”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特别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服务业和消费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但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宏观调控和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任务依然繁重。 “在此背景下,去年全市金融系统面对复杂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迎难而上,在改革创新、金融普惠等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有效地支持了宁波经济的转型升级,维护了辖区良好的金融生态。”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行长宋汉光表示。 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15754.7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在全省排第4位。贷款增速较上年有所提高。但从2014年二季度开始至今,贷款增速始终维持在10%以下。贷款增速运行区间的这种转换,从一个侧面表明辖区内的经济运行正处于“换挡期”。 2015年末,宁波市各项存款余额16175.3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排第二位。2015年存款增速处于2013年二季度以来的高位,除住户存款增长较弱外,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非金融企业存款和广义政府存款都出现了较高增长。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长,主要原因是银行机构吸收证券投资基金、资管计划等资金所致。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速回升则与企业资金回流银行体系、结构性理财产品大量发行以及创新型负债业务拓展等因素有关。”人民银行宁波市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说。 同时,货币政策传导有效,全市社会资金成本有序下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融资贵”难题。上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新发生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5%,比全省低0.3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下降1.2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利率的下降幅度一致。 “输血”保障重点领域 去年5月,宁波银行发行“甬银2015年第一期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规模38亿元,以优质中小企业贷款为主,将更多的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个人消费领域。这是全市银行机构为实体经济领域提供资金支持、保障重点领域信贷投入的一个缩影。 2015年,全市累计释放流动性435亿元,保障了实体经济的合理资金需求,引导融资成本逐月下行。推动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增量扩面,2015年新注册债务融资工具439.8亿元,发行297.6亿元,同比增长56.7%,进一步实现了融资结构多元化。各金融机构充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完善小微企业贷款考评奖励办法,推广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优化对小微与涉农主体的融资服务。加强对科技金融、文化金融等领域的政策支持,积极推广商标权质押融资、“多权一房”、创业融资等新产品、新模式。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支持,为外贸发展注入新活力。 “去年是金融支持创新驱动加快经济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三年里,全市金融机构深入推进‘三金工程’,积极开展产品创新,优化服务模式,促进融资对接,实现了对地方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创业创新的有效支持。”宋汉光表示。 金融创新惠及民生 “太方便了,现在使用手机支付,只需手机轻轻一挥,不用刷卡,也不用输入密码就可完成支付过程,而且在多个商圈可自由使用!”上月末的一天,在天一广场购物的黄女士说。自去年以来,不少市民已经发现,使用手机购物、消费,在支付方面越来越方便快捷了。这缘于宁波移动金融的飞速发展。 去年年初,我市移动金融试点正式获批。在发行模式上,我市开创全国首个“银行发行SIM卡,运营商写手机号”模式。在受理环境上,率先实施ATM机具非接交易改造,深入推进POS机非接改造,覆盖面均超过90%,完成宁波市区10个非接商圈和县(市)12个非接商圈建设。在平台建设上,以金融IC卡多应用平台为基础,推动移动金融公共服务平台顺利上线,宁波因此成为国内唯一具备这两项基础设施并投入运行的城市,17个移动金融应用覆盖金融服务、公共服务、商业消费、电商平台等多个领域。 和移动金融一样,去年,全市银行领域的多项金融创新领跑全国,在惠民利民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经人民银行总行和世界银行专家组的实地调研论证,2015年10月全国首个普惠金融综合示范区试点在宁波落地。 ———积极推动境外并购外汇管理改革、境内海运费网上支付、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和跨境贷款等试点,通过政策先行,全力助推开放型经济发展。 ———获批全国首个硬币自循环和硬币清分销毁工作试点地区,构建多层次、多主体的硬币循环服务体系,有效满足老百姓的硬币存兑需求。 ———在全省率先实现助农金融服务点对金融服务空白村的全覆盖,全年助农金融服务点交易量为上年的2.2倍,进一步推动了支付服务的城乡一体化。 ———全市金融IC卡发行量突破2000万张,签约商户超过10万家,消费交易量同比增长292%。积极推动PBOC3.0标准的金融IC卡在公共交通、医疗卫生等领域的应用,促进市民公共服务的“一卡通用”。同时在宁波中小微企业信用服务平台上设置农户信用档案功能模块,将各县(市)分散采集的29.3万户农户信用档案信息集中导入平台,促进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