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2月04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嘭嘭奔到戏文场

  桂晓燕           

  

  

  旧时人们难有机会看电影,也不作兴旅游,更不知电视为何物,老宁波过年时最重要的娱乐活动就是看戏。

  那时候,戏班子一年到头几乎天天演出,正月更是热闹火爆的“黄金月”。正月里除了原有的剧场演出外,城乡各地还有许多庙会,有庙会必定要演戏,看戏必定是人山人海。远远听见开场铜锣“嘡嘡嘡嘡”一阵响,人们恨不得脚底生风飞奔到场,这就是老话说的“铜锣响,脚底痒”。奔得太急又加人多拥挤,难免有人跌倒摔伤。有一首童谣《嘭嘭奔到戏文场》对此进行了调侃:“嘭嘭奔到戏文场,屁股会搡四瓜生,膏药会贴两皮箱,药粉会用三十两……”真是太生动太发噱了。 

  过年讲究喜庆吉祥,演出的剧目当然也要图吉利、讨口彩、求热闹。除了各种传统和新编喜剧外,还有不少关公戏。因为关公面如重枣,胯下赤兔马,戏剧界特称其为“红生”,而在中国传统中,红色代表喜庆欢乐,所以欢迎关老爷多多登台。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50年代,以越剧名家毛佩卿为首的宁波越剧团,推出了一台令人耳目一新的贺岁好戏《三家福》:在外乡当塾师的秀才苏义,过年返乡途中为救人急难,将自己工资“裸捐”给贫困的施家。回家后柴米俱无,与妻子饥饿难忍,没法过年。万般无奈之中,苏先生于除夕夜去偷挖邻居家的番薯。后来真相大白,番薯地的主人林家,受助的施家以及苏家,三家人相互照应,共度佳节,其乐融融。像这样提倡团结互助,富有人情味的戏剧,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说起毛佩卿,当年在宁波可谓是家喻户晓,粉丝无数。然而,那时候明星的做派与现在某些明星完全不同。毛佩卿和剧团里的姐妹们,一年四季寒暑无阻为宁波观众演出,每天都是日夜两场。她们一不靠公费捧场,二不靠作秀包装,更不靠什么绯闻艳照吸引眼球。她们只认梨园界“观众是衣食父母”的朴素道理,在台上唱做念打一丝不苟,在台下与观众相处时毫无架子,那时其他演出团体也都是这样的好作风。

  反观如今的演艺市场,奇葩的地方就太多啦。有些剧团平时无心演出,集中力量抓参赛节目,比赛一结束,奖牌一到手,就束之高阁,从此后“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出场费超过科学家全年所得,演一则小品的收入,要让农民干到头发白(这本身就是极好的小品题材);某些土豪明星排场犹如总统,出门有专机,活动有保镖,令国内外瞠目结舌……凡此种种,与当年那些脚踏实地、兢兢业业为观众服务的演出队伍,不可同日而语。在又一个新春到来之际,我们格外想念他们曾带给宁波人民的快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