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四明周刊·艺林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2月05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戏剧评论的方法问题

  在我看来,剧作法可能无法学习,但是写戏剧评论还是有方法可学的。

  第一,写戏剧评论,需要有戏剧的专业知识。

  欣赏和评论有很大区别,尤其是作为专业评论需要有专业知识。西方的戏剧评论是从古希腊开始的,而研究中国戏曲评论,则应该从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入手。

  人们总是以今日的姿态去评判历史上的作品。我们在批评历代作品时,根本不可能不以一个21世纪人的姿态出现。即使是莎士比亚、古希腊作品,或者如《牡丹亭》《西厢记》,也要放在当代的视角去评价。评价新的艺术就要有新的美学理论、新的美学原则。

  另外戏剧批评应该确立标准。这个标准是通过舞台实践来确定的。戏剧是不断发展的,这种艺术标准也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已经进入了反讽时代,反讽时代是解构一切的,但我认为消解完了以后很可能又要还原,重新回到一种循环的起点,再回到神话或史诗。

  第二,写戏剧评论,需要有舞台的审美感觉。

  简单说就是要有一定的直觉。评论家要具备敏感性,要把舞台所表现的东西,抓住要害表达出来。戏剧批评不同于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往往只要批评家有文学造诣就行,戏剧批评要求批评家在具备戏剧文学的基础之外,还必须具备一定艺术基础,如舞台艺术和表演、导演艺术。戏剧一定有戏剧美学的规定性,它能表现的东西真正有力量的在哪,这是导演应该研究的。我们也要从这个角度去看一个戏,到底这部戏是不是有美学价值,或者导演在这里面有没有创造新的美学价值。

  但是戏剧评论又不能完全根据导演的阐述来阐述,比如新批评理论就强调作品一诞生就跟作者没有关系了,要根据文本重新阐释。新世纪又有新的理论,比如说世界性,主张世界上最伟大的遗产都应该吸收。

  当前中国话剧的批评一般都是印象式的批评居多,印象批评也是要考验评论家的眼光和趣味的。

  我们一定要读哲学,理论建设要建立自己独立的判断。目前戏剧批评学院派的孱弱是戏剧发展缺乏持续力的原因和标志。因为学院派自己也不看戏,也不真正介入戏剧。我们现在要做专业评论,进入专业的水平上来谈。另一方面也要从学院派的象牙塔中解放出来,不仅仅以戏剧经典为主,也要关注当下的戏剧。

  我们有时候搞评论要回到文学,文学是基础,所以经典一定要读。此外,现在批评界最根本的是要建立一个批评的机制,你的批评是说出你应该说的话,批评家要敢于直言。

  中国文艺投入不应该说是低的,但最后出来的杰作不多,我觉得要培育经典还是要通过有效的机制,政府等各种机构不要替代作者。艺术的事情就交给艺术本身去做,它有自律性。

  三、写戏剧评论需要有戏剧的批评方法。

  中国传统点评式的评论有其作用,也挺准确的,但是缺少系统性。真正的评论不能是简单的捧和骂,要有学理性,要开启批评的一种文风。现在的戏剧批评缺少真正的理论,要么模仿西方的理论,要么是经验式批评。现在的戏剧批评首先是传媒批评和媒介批评占主导,而针对戏剧批评则更多是通过娱记批评。主流批评和学院批评要逐步介入媒体批评,以改革和影响媒介批评的生态,戏剧批评家也要参与到媒体,如微博、微信批评中去,成为新媒体意见领袖。

  真的要批评的话还是要回到剧场、实践中去,多看戏,培养自己的直观感受力。

  戏剧评论还有一个标准,一个高度的问题。我们现在只提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是不够的,当年延安文艺座谈会还讲普及和提高,现在就不讲提高了吗?希望评论家多读经典,之后你会对人类思想的深度有一个了解,评论戏剧时就会有很好的精神储备。

  胡志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