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2月05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路面上,那一抹靓丽的红

  马大姐巡视路面。(单玉紫枫 摄)

  本报记者 单玉紫枫

  通讯员  王佩佩 郁枫

  

  每天凌晨4时,马春娟和她的班组就要开始忙着清理路面上的垃圾,对她们而言,即将到来的春节似乎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不回家过年已经成了习惯。

  马春娟今年46岁,江苏东海人,在宁波做环卫工人16年了。今年将是她在宁波过的第15个春节。

  马大姐工作认真,是江东区曙光路的一名环卫小班组长,每天起早贪黑,和22个组员一起守护百丈路到民安路,以及外滩大桥江东段的整洁。每天3时30分,她来到箕漕街环卫所,为一天的工作做准备,给班组成员发放扫把,检查环卫小车,成员上岗证是否佩戴好。4时一到,就出发进行路段巡查。每天7时前要完成头扫,清理掉堆积的垃圾。“这些天很多沿街餐饮店过年歇业了,我们的压力小了不少。”马大姐说。

  在整个片区来回巡视,马大姐眼明手快,路边、绿化带、人行道甚至机动车道,她频繁穿梭其间。记者跟在旁边,好几次险象环生。“说实话,我们环卫工最怕的就是车窗抛物。车来车往,速度又那么快,刚做环卫工的,有九成不敢到路面上捡垃圾。”马大姐说。

  环卫车不能逆向停放、不能压盲道,车辆要保持整洁,路人随手丢弃的垃圾要及时清理……一趟巡查下来,至少要花1个小时。有时,组员忙不过来,马大姐还得临时充当“救火队员”。

  马大姐老家离宁波其实并不远,但环卫工作的特殊性让她10多年没法回老家过年。当环卫工16年,班长就干了12年。头几年,孩子小,每到除夕、正月初一,她心里总是酸酸的。“还记得2001年春节第一次在宁波过年,那时条件不好,我买了10元钱的饺子馅,回家下了碗饺子,就算是过年了。”马大姐擦了擦眼角说,“不过,现在好了。这几年,老公和儿子都到宁波来了。老公和我一样,也干上了环卫工,儿子大学毕业,现在在鄞州工作。”

  “只要一家三口在一起,在哪都是一样过年。”马大姐说,现在她和丈夫住在环卫之家,30多平方米,有厨房有卫生间,一个月租金才300元,儿子每个周末会过来看看他们,其他的也没什么好奢求了。

  对于新年期望,马大姐想了半天,最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过年期间,路面会产生许多烟花爆竹的纸屑残片,遇到大风,清扫很困难。报纸上能不能帮我们呼吁一下,尽量少燃放烟花爆竹,燃放烟花爆竹后也请及时清扫残留物,大家共同维护环境整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