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2月22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资角逐甬城眼科医疗市场是喜是忧?

  眼科医院的门诊大厅。(蒋炜宁 摄)
  制图:洪茜茜

本报记者 蒋炜宁 

 

  编者按:一家家由社会资本投资兴建的民营眼科医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共同做大了甬城眼科医疗市场,也给市民提供了多元化的就医环境。民间资本投资医疗健康行业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怎样共同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是值得关注的一个课题。

  

  境外眼科大鳄进驻公立医院

  上月末,一桩公立医院与境外眼科大鳄合作的消息,吸引了媒体关注。台湾最大的眼科连锁机构———大学眼科集团与我市第一医院合作所成立的太学眼科中心正式运行。据称,这也是省内首次在公立医院专科中引入台湾的技术及管理,开展学科共建。

  这家在台湾拥有18个院所、80多个眼视光中心的大学眼科私人集团,在台每年有100多万门诊人次,以及3万多台手术,激光手术量占台湾全年总量的一半,白内障复明手术占一成多。这样规模的境外眼科大鳄缘何来甬?

  前些天,该集团董事长林丕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他们是看中了宁波眼科巨大的潜在市场。

  他说,在华人社会里近视率上升很快。进驻宁波之前,他们做过一个粗略的调查,发现将近八成的高中生近视。今后,通过激光矫正近视来取代配戴眼镜可能会成为一个潮流,因为可以减少配戴眼镜带来的麻烦,不影响外出和打球等各类运动。此外,现在老花也提早,40岁出头的人群出现老花的越来越多。这些人群也有激光矫正远视的强烈需求。很多人还近视和远视夹杂,随着度数的变化,还得每隔两三年各换一副眼镜,反倒不如微型晶体植入一次性解决远视和近视来得方便。

  “这类手术只要安全阀一过,就会被大众所接受。这好比二三十年前的隐形眼镜一样,现在被普遍配戴。”林丕容颇为自信地说,在台湾,主播、空姐、演艺人员、消防员和军人也在做激光矫正视力。这些年,这类需求已向更多的大众转移。

  此外,从人口规模上来看,宁波有500多万户籍人口,还有260万居住超过6个月以上的外来人口,总共拥有近800万的常住人口量。这样的人口基数接近台湾的一半,按此估算宁波的眼科医疗市场容量还会有五至十倍的增长,包括幼童的斜弱视及护眼、青少年的近视治疗、中老年白内障、远视等各类眼科医疗服务的需求会得到更充分的释放。

  太学眼科中心开诊当天,宁波首例五合一晶体植入让65岁的张大妈一揽子解决了白内障、老花、散光和远视问题,由于微创手术术后只需戴个眼罩,也不需要敷纱布,术前她的左眼视力只有0.04,术后第二天远视力1.2,近视力1.0,看远看近都清楚。

  随后的10来天里,太学眼科中心接到20多通市民咨询来电,很多人也想尝试。

  其实,大学眼科集团早在前年就已在祖国大陆布局,在上海、南京、苏州注资,成立明基医院和上海瑞金医院浦东分院眼科,采用托管模式。

  为给太学眼科中心再添把火,市第一医院还同时引进了浙大附属二院眼科中心的4位专家,每周一天坐诊及手术,分别在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和眼视光及斜弱视领域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眼科越来越受民间资本追捧

  近几年,宁波的各大公立医院纷纷看好眼科。据记者调查,我市主城区里的10来家大医院均开设有眼科诊疗中心,每家中心的设备投入在一两千万元上下,其中鄞州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是我市临床使用规模最大的眼科中心,也是浙江省浙东眼科专病中心,拥有独立的一幢8层大楼。除此之外,我市还有一家专门的眼科医院———市眼科医院。 

  除了公立医院以外,近3年民间资本也蜂拥而入甬城眼科医疗市场。

  2013年,武汉的爱尔眼科以近4000万元资金收购了创办于1952年的宁波光明眼病医院及其舟山分院。2014年,台湾眼视光集团以5000万元收购了一家宁波本土的眼科品牌———明视康。

  去年3月,甬城一位眼科名医在鄞州开起了一家眼科医院。另有宁波一家大医院眼科主任辞职,受聘中山西路上的宁波眼病中心医院院长,该医院由宁波本土一家企业注资开办。

  知情者透露,慈溪、余姚、象山、北仑、宁海等地也纷纷开出一至两家民资开办的眼科医院或中心,总计有近10家之多,渐呈星火燎原之势。这些医院大多以二甲医院的标准为建设起点,那意味着每家医院开放床位起码在60张以上。这些新建的眼科医院在年后将相继开放使用。一位眼科专家说,这样的增速在全省眼科界是数一数二的。

  由于手术费用相对其它科室来得低,治疗周期也较短,眼科在业内被称为“小眼科”。缘何就是这个“小眼科”越来越受资本的追捧呢?

  一位资深眼科专家说,多年来眼科作为一个医疗“小科”,大医院对其投入相对不足,难以满足患方的各类需求。同时,相对其它科室而言,筹建一家眼科医院资金投入不算高,但见效快。这两者结合,使得眼科市场对资本很有吸引力。

  同时,我市于前年出台了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医疗市场的16条政策,也大大激活了民资。继整形美容、口腔正畸之后,眼科进入了民间资本的视野。

  此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今后眼科拥有一个可以共同做大蛋糕的潜在市场。随着老龄化程度提高及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全民医保的推行,眼科疾病患者特别是一些潜在的农村地区眼科患者会持续增加。电子产品的频繁使用,使得近视低龄化并高发。而生活水准的提升,也激发了人们对更好的眼部治疗和眼部保健的需求。

  市眼科医院常务副院长、眼科主任医师袁建树介绍,近5年来,该院眼科业务量每年递增28%以上,去年门诊量突破45万人次,年住院手术逾1.2万例。鄞州人民医院院长陆勤康教授说,该院眼科中心年门诊量超过13万人次,还根据治疗需要设置了6个亚专科,比5年前翻了一倍多。

  眼科潜在的市场到底有多大?一位资深眼科专家受访时说,以白内障手术为例,去年全市总计3万余例,而三年前不足1万例。今后,白内障手术还将向两端发展,一端是继续满足复明这一基本需求,别一端则面向中高端人群,比如飞秒激光白内障复明。其他类型的眼科疾病也是如此。

  民营资本掘金眼科医疗市场,正是在情理之中。

  竞争加剧带来了什么?

  越被普遍看好,眼科医疗市场的竞争越趋白热化。那么,竞争给甬城市民带来的是什么?是更好的服务,抑或是更高水平的医疗水准?

  眼下,甬城眼科市场业务集中在白内障复明、眼视光(即俗称的配镜)、激光治疗视力这三块上。一位资深眼科专家称,客观上说竞争给这三种患者都带来好处。最直观的是,起初是民营眼科带着医生、器械下乡免费筛查眼病,随后一些公立眼科也纷纷跟进。竞争加剧也让各家眼科的治疗价格越来越“亲民”。一些公立医院眼科悄然发生变化,在这最常见的三大块业务之外,寻求各自的优势方向,部分医院引进飞秒激光,妇儿医院推出小儿眼科疾病筛查,开展眼眶疾病治疗,开设眼部整形等等。

  然而,一位资深眼科医生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说,社会资本具有一定的逐利性,如果眼科医疗服务的市场竞争只是通过“价格战”,势必会造成这一领域医疗服务微利甚至无利可图,医院方不得不压缩必要的成本,久而久之,医疗质量能保证吗?!

  采访中,数位眼科医生告诉记者,现实中,确实有个别民营眼科在材料上以次充好、扩大手术指征的事例发生。比如植入的人工晶体,既有上千元的高档货,也有100元的低档防盲晶体,短期内患者感觉不到差别,但时间一长,低档产品会出现反应大、效果差的情况。此外,有些眼科还会扩大手术指征。比如,白内障必须要视力在0.5以下,晶体完全混浊或特殊职业需要,才能手术复明。个别民营眼科在视力0.8的情况下都给做白内障摘除术。毕竟凡是手术都有创伤,有的患者在这样扩大手术指征后手术,术后出现干眼症等不适,觉得得不偿失。

  还有医生手术资质的问题。一家大医院的眼科主任告诉记者,10年前宁波有200名从业眼科医生,3年前眼科医生数量涨到380名,去年已有400多名。这里面,正高职称的不超过15人,副高职称的有40人左右。他透露,虽说民营眼科风起云涌,但是原来那些眼科医生绝大多数仍是留在公立医院体制内,很少有人外流。所以他很有些疑惑:这么多家民营眼科开诊,坐诊和手术的医生是不是够用?

  采访中,另一位眼科医生透露,因为缺人,就会请一些专家来动手术。这些专家今天来宁波走穴做几例手术,明天他就离开了。而患者的治疗是个连续过程,不是动了手术就了事。

  此外,眼科手术还需要多科的综合实力。比如糖尿病、高血压、血透、严重的心脏病人、严重的外伤病人、肿瘤病人等,这些人手术风险大,需要神经内外科、心血管科、肾内外科等多学科保驾护航,还需要各类高端仪器设备检查分析。这就不仅仅是单单开一家眼科医院可以完成的,既需要眼科的学科建设,更需要医院的多科综合实力给予强有力支撑。

  一位眼科专家透露,甬城某家民营眼科的营销团队从去年的17个增至今年的35个,如果这些投入是用在服务品质提升上,对于患者来说会更有积极意义。

  甬城眼科整体水平提升了吗?

  对于这个问题,专家们没正面回答,只是说了眼科病人外流的几个事例。一家大医院门办主任给自己黄斑前膜病变的家人,预约了上海专家的号,排了一个月的队,终于如愿以偿。而有一位3岁的孩子预约上海眼耳鼻喉专科医院的专家号,整整3个月后才如愿。

  遇到视网膜、玻璃体切割这类疑难病,市民还是得往外跑。一位眼科主任直言不讳地说,现在的竞争盯牢的是最容易上手也相对容易赚钱的项目。这种短视带来了眼科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

  眼科不缺数量缺质量

  甬城眼科市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业内人士认为,实实在在地提升眼科的综合医疗技术和优良服务品质,才是眼下最需要做的。目前我市不缺眼科医疗机构,最缺少的是在省内或国内能叫得响的、综合技术能力强、能真正为患者提供全面和优质服务的眼科医疗队伍。各家眼科,不论公立还是民营,需要寻找各自优势,努力走一条差异化有序竞争之路。

  采访中专家给记者举例了两家“术业有专攻”、一招鲜吃遍天下的眼科医院。一家是天津眼科医院,以治疗小儿斜弱视疑难症为特色,年业务收入达5个亿;另一家是位于杭州的浙二眼视光中心,一年可做到7000万元的业务收入。

  竞争中要站稳脚跟,各个眼科亚专科团队人才的培养显得十分关键。而医疗人才的成长,除需技术引进外,还要有时间的沉淀。

  鄞州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之所以能揽下“浙东眼科专病中心”这块牌子,靠的是一个由10多名硕士研究生以上人才组成的眼科团队。市第一医院眼科引进大学眼科集团的技术及管理,也是有前提的———一支由17名眼科医生领衔的40多人团队,有扎实的眼中后段技术及强大的多学科力量支撑。而市眼科医院则在本市相对薄弱的亚专科复杂性视网膜玻璃体等方面发力,带动团队培养。

  业内人士分析称,眼下最适合提升甬城眼科医疗的是培植先进的眼科人才团队,特别是本地医生团队快速成长。一家大医院眼科主任很有感触地说,用于幼儿斜弱视检查的同视机,添置了10来年一直没用上,自从引进外来先进眼科团队,手把手一教,全科室的医生都学会了。

  最终决定一家医院能走多远的是医疗技术和服务品质这两方面。在资本角逐眼科医疗市场的同时,非常需要强有力的技术力量同步输入,来共同做大眼科市场。公立眼科医院也好,民营眼科专科医院也罢,只有不断提升技术,努力改进服务,找准各自优势强化发展,市民才能真正从充分竞争的市场中得益。

延伸阅读 

   盛极而衰:

  国内眼科行业

  趋势分析

  眼科医院行业发展趋势如何?据悉,继美容整形行业之后,眼科医院行业正在成为下一个过度开发的重灾区。以成都为例,未来两年内,排队等候入市的大型眼科机构就有3家,市场饱和带来的竞争加剧和利润率缩水,让眼科行业“黄金十年”面临终结,经营粗放、盈利模式单一的眼科医院开始面临淘汰威胁。

  据了解,近视矫正和白内障复明曾是眼科经营两大支柱。眼科对于近视手术项目的依赖,在飞秒激光技术普及后达到了顶点。由于新技术应用所产生的刺激效应,从2007年开始,我国近视手术量呈爆发性增长,眼科机构的营业额有近半数来自于此。

  “蛋糕就那么大,狼多肉少,洗牌不可避免。”过度竞争的直接后果就是利润率大幅缩水,据知情者透露,由于对后市预期的悲观,某连锁眼科将年度经营目标中的近视手术营业额下调了25%。

  行业格局生变,如何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在某家主打高品质白内障手术的眼科医院,记者发现绝大多数白内障患者选择了先进的多功能晶体,但优质晶体的采用并不是高品质的全部。在白内障手术专家连浩教授的诊断室,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连浩和病人间的谈话就像是老朋友之间的交流,在整个接诊过程中,他从不打断病人对自己病情的描述,当就诊结束时,连浩会从桌上拿出一张名片递给自己的病人,同时吩咐一句“这是我的私人手机号,有任何不适,随时给我电话。”(蒋炜宁)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