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田园·乡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2月24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山不老溪水长流 红色堡垒精神永存

建岙:王安石写诗赞美过的古村

  朱军备 摄

  本报记者 朱军备 通讯员 石婉羚        

  车至鄞江镇西北面梅园大桥,下车转入一个山岙,行不多远,便是去年刚刚被评为市历史文化名村的建岙村。

  古建筑群雕刻岁月风霜

  近日,记者走进建岙村,扑面而来的都是陈旧、古老的建筑,还有不少合院式大宅。

  建岙村以窄窄长长的条形状坐落在建岙溪两岸。建岙山矗立十五峰状如列戟,有花塔岙、龙湫在其下,村西有寻芝岭古道通往章水岭下村,旧时为樟村入建岙之主要道路,今修缮如旧。

  “建岙村原住民主姓唐、马、童、陈、郑。宋代时唐思简自闽迁居建岙上唐,马孝宽由卞梁迁马家,明朝洪武年间童全由慈溪迁入,自此分为上唐、下唐、马家、童家等家族聚居地。”村主任唐孟炳介绍,全村以山林特产为主,以种植水稻、茶叶、蔬菜为业,全村住户1028户,人口2560人。

  “建溪贯其中,锡山围于外”,建岙这个古老的山村,民居临溪而建。溪涧流水淙淙,青山松涛轻扬。据《建溪唐氏宗谱》描述:“陈朱峻岭拱其前,天印寺山列其后;南山并建水长流,四面峰丛芙蓉,天藏少有一衍,波穿杨柳,地入清虚。宅畔青山,恍入陶潜之径,门前绿野如开裴度之堂”。

  经过1000余年的岁月变迁,建岙村依旧保存着众多农耕社会的土石建筑,其中残存的唐氏宗祠、马氏宗祠、唐氏宗祠,以及清代民居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岁月如流,风光依旧,淳朴的乡风,樵牧耕读式的乡村生活痕迹随处可见。村内有廊桥永庆桥、拱桥庆丰桥,还有下边桥、上边桥、墈桥、童家桥、里凤桥等古桥,真可谓“小桥流水人家、古道石阶老宅”,透露出农耕文化的基因和信息,停格了“山水—田园—村落”原生态的历史风貌。

  “两岸青山刻削成,一溪回曲篆纹平;绿荫隐隐无层数,欲去黄鹂又一声”。宋代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曾到建岙考察,专门写下了这首《游建岙山》诗。

  红色堡垒诉说革命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建岙村为“红色保垒村”,至今尚存中共四明地委旧址、中共鄞奉县委旧址、建岙夺粮战遗址、“建岙妈妈”故居、日军火烧建岙遗址等7处革命史迹点。

  村妇女主任陪同记者走进一所学校模样的民国建筑,她说,那里原是所学校,曾经是“中共四明地委”“中共鄞奉县委”秘密驻扎地,现在辟为“梅园革命史迹陈列馆”,陈列馆里陈列着十余位牺牲在梅园建岙一带的烈士照片和画像,以及先辈们当年闹革命时使用过的一些实物。

  战火纷飞的年代,这个深山岙中的村庄,是浙东革命根据地和三五支队活动的核心地带。在下唐一堵高耸的马头墙下的石库门边,还有一块上书“鄞奉县警卫队、鄞县警卫队旧址”的牌匾。

  今天,建岙村里还传颂着“建岙妈妈”的故事:在抗日战争时期,村里有一位妇女叫钟仁美,她虽家境贫寒,有时靠借贷度日,但她却把两个刚成年的儿子先后送进了革命队伍,她的家也成了党的地下工作秘密联络站。在后来的日子里,她还冒着生命危险,保护了十多位同志的生命安全。当年的革命者亲切地称她为“建岙妈妈”、“革命妈妈”。1952年,宁波专员公署给她送来一块大红匾额,上书“不避艰险,支持革命斗争”的大字。解放后,她也一直生活在这个小山村里,谁家有难都会出手帮一把。1982年去世后,村里人在她的故居屋檐下挂上一块纪念牌,记录她的生平事迹。

  “被评为历史文化名村后,前来参观、游玩的人更多了。”村支书唐建仁说,村里搞得更加洁美的同时,还要保护好宋代大野树山墓道石刻,14处历史建筑以及7处革命史迹点,让先辈的精神永远留传下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