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项一嵚 通讯员 曹 刚 岑玲敏 “民间高手”亮出省级“非遗” “火树银花不夜天”的元宵佳节,慈溪龙山人比周边市民更多了一道视觉盛宴。十个火球在夜空中盘旋翻滚,连成一个如虹的大圆圈,时而平转,时而侧旋,一会儿上天,一会儿落地,各种高难动作应有尽有,火星和煤油却丝毫不会溅出。昨晚,省级非物质文化传承团队“水火流星艺术团”在“民间高手”王耀国的带领下,为龙山市民奉上了精彩的演出。 一曲舞毕,记者在后台采访了王耀国老师。年逾六旬的他体态轻盈、身材挺拔,说话毫不气喘,大有“逆生长”的派头。“硬功夫练了四十七年,怎么会不结实呢!”谈起这门民间艺术,王耀国打开了话匣子。 用结实的钢索串起铜碗,点燃煤油,火球飞舞的轨迹的确如流星般耀眼。“火流星”本是源于唐代的民间杂技,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大批北方艺人南迁,把“火流星”带至江南。上世纪80年代初,“火流星”发展为“水火流星”,翻滚的“流星”从2只到10只不等。“水流星”用的是装水的碗,要求水面平稳不溅水花;“火流星”则更是艺高人胆大的绝活。 “腿要站稳,腰得有力。”14岁起,王耀国就跟着一位族亲学习“水火流星”,如今他也对20名正式弟子作了严格要求:扎马步不怕酸疼,练转圈不会头晕,才能正式开始从“水流星”到“火流星”的学习步骤。“看起来很危险,但只要基本功够扎实,谁都不会被烫到。”徒弟吴汪坤说,有几个小朋友还不能“玩火”,但已经能把“水流星”舞得像模像样。 2014年,龙山镇政府为水火流星艺术团的50多名成员在湖滨公园建立了传承基地,师徒们有了练功和存放道具的好去处。只要天气条件允许,每天早晚都有人在这里练习、表演,成为龙山镇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有名气后,王耀国曾代表宁波市参加过上海世博会上的表演,也接受过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等多家电视台的专访,却对名利双收的大好事并不“买账”。“非遗项目的价值是不能用来被点评、被比较的。”王耀国个性随和,谁只要有兴趣,他都会免费教你,哪里有公益演出,他也会抽空参加。但他多次拒绝了类似“中国达人秀”这样的节目邀请,“这是我的爱好,用它挣钱就没意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