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数说·五水共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2月2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曙全民共襄治水 共享生态红利

  月湖公园全景
  制图 洪茜茜
  志愿者放鱼苗
  官庄河水质提升
  关爱小区雨污分流改造
  清“三河”在行动
  保丰闸外景

  本版撰文 陈朝霞 张立 闫占峰

    “三江六塘河,一湖居中央。”受益于得天独厚的水环境,海曙,这座宁波的千年子城,散发着醉人的江南水乡风情。

  然而,因水而致的城市通病也让海曙很“受伤”。自“五水共治”行动以来,海曙直击城区水系病理,连动清淤、截污、疏浚、沟通、护坡、生物修复等“内外科手术”,同时,用心把为民治水和科学治水的理念贯穿于治理全程,通过打造现代化亲水宜居之城,让群众享受花溪环海曙的亲切感、获得感与幸福感。

  治污先行,切实提升治水成效。“清三河”是海曙打响“五水共治”的第一炮,两年来共打捞清理内河沉船85艘,清理船屋11条,清理河道障碍物250余处,建立河道长效保洁机制,河道保洁率达100%,辖区36条垃圾河、黑臭河实现动态清零。突出截污纳管是治污第二弹,完成了奉化江、姚江沿岸11个排污口截污纳管改造,实施23个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同时,还开展治污截污专项整治,排摸、整治“四小行业”948家,全面封闭或改造污水直排口,全面整治规范沿江沿河企业及建筑工地。结合“三改一拆”行动,海曙强力拆除涉水违建近万平方米。此外,海曙严抓日常管理,采取“哪个部门处理快就哪个部门上、哪条法规最给力就用哪条法规”的方法,严格查处乱搭乱建、泥浆入河、非法排污等现象,做到“零容忍”执法。

  项目带动,全面加快重点工程。以项目推动为抓手,海曙统筹推进破解治水难题,先后完成2条河道沟通和18条内河清淤疏浚,改造疏通易积水区域排水管网,疏通各类管道近500公里,累计实施管网提标改造近2.2公里,进一步扩大雨水口和管网口径。月湖治理纳入全域治水版图,完成月湖水则碑区域清淤及管道维修,拆除原建拦水坝,打通清淤船只通道,湖水水质、湖面整洁度大为改善。在部分住宅小区新建集雨收集系统65处,改造居民家庭节水器具2100套。此外,一批沿江重大水利项目建设稳步有序,其中,黄家河沟通及泵闸工程处于试运行状态,段塘闸泵工程正加紧项目实施。去年,海曙区还通过省考核组的防汛防台基层体系建设考核,验证各部门应急抢险处置能力。

  齐抓共治,持续凝聚治水共识。治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担当,海曙汇全民之识,举全区之力,形成由“五水共治”到“吾水共治”的强大合力。通过居民自发组织,建立治水公约,将治水内容纳入治水公约中,明确社区居民、个体户河岸保洁和“门前三包”要求,开展“邻里治水”“同爱一座城,共护一江水”“行摄三江岸,共护三江景”等公益治水活动。组建队伍义务护水,建立治水志愿者队伍65支,累计培训治水员、社会监督员1320人次,受理群众咨询87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依托全区4000多名城管义工力量,深入企业、社区开展各项治水服务和宣传工作。集聚企业参与治水,按照因地制宜的政企合作模式,积极筹建市科技治水园区,通过引进若干研究中心、研发中心等机构,设立科技治水成果展区和园区企业科学研讨区,为治水提供智慧支持。升级转型企业给水设备,辖区各大企业主动加大节水改造投入,积极采取“无水”小便池节水、雨水利用、中水回用等新工艺、新设备,发挥企业带头节水作用。探索政府购买水环境服务提升内河水质,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24条城区内河水质提升工程,并开展水质监测,根据监测的水质数据分析技术成效。

  如今的海曙,“人居水中、水入城中、人水相依、景自天成”的景象已经初现,辖区群众正享受着“五水共治”带来的生态红利。但治水工作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目前,海曙正在组织编制《海曙区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方案》,旨在充分结合海曙实际,满足治污水、排涝水、引调水等河道基本功能,在河道陆域控制线内,构建健康、完整、稳定的河道生态系统,促进城区内河水生态保护与恢复、水环境维持与改善、水景观营造与提升,总体实现水清、流畅、岸绿、景美。

  海曙因水而兴,也因水而困,将来定能因水而荣。“美丽海曙”———梦在前方!

  

    低洼改造

  让居民暴雨后告别“看海”

  海曙区低洼地多,老小区多,有的老小区没有物业管理服务,加上早期外围市政配套不完善,每逢台风、汛期或大暴雨天气,积水难排,周边居民苦不堪言。

  为全面贯彻落实“五水共治”重大决策,进一步提升防洪排涝能力,提高民生品质,海曙区委区政府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把低洼地改造作为“五水共治”和治水强基行动的重要内容,通过雨污分流、扩大管径、新建泵站、抬高低洼路段等具体措施,对老小区进行改造,累计改造管网约40公里,管网升级4.3公里,对23个小区实施雨污分流,对1000余个雨水口进行了改造。

  改造后,曾经的低洼区域经受住了多次大雨暴雨考验,逢雨即涝现象得到根本改变,获得居民普遍认可。尤其是频频受淹的西门片区,海曙通过综合施策将其打造成治理样板,为下一步推进内涝治理提供了有益参考。

 

    全民参与

  共同呵护身边的蓝天碧水

  “五水共治”行动,得到了海曙各界人士的认同和支持。不少热衷公益的企业,热心居民、学生等民间力量汇聚成海曙治水新能量,他们用实际行动发出了“呵护家门口一泓清水”的最强音。

  目前,海曙活跃着65支民间护水力量,其中社区普通居民参与率占到九成。居民组织的护水队主要发挥劝说作用,企业、学生则发挥自身专长,促进治水工作,发挥“1+1大于2”的功能。由40余位平均年龄63周岁的党员组成的牡丹社区护水志愿队,不仅是全市首支民间护水队,更是2014年全省唯一一个被授予省“五水共治”工作先进集体殊荣的民间团队。胜丰社区发动100余位从事废品回收行业的新宁波人在治水公约上郑重签名。一年以来,这块5间连排的废品回收店面让胜丰河免受近3吨的废品污染。社区外来人口党支部书记、江西籍废品回收站站长刘文革也获得市“五水共治”先进个人荣誉。汪弄社区少数民族护河队主动承担起沿河日常巡查及宣传文明用水工作,共同呵护辖区内卖鱼河和西塘河两条母亲河,针对小区附近店面多、餐饮店多、夏季居民享用夜宵多的实际,在日巡基础上,于2015年初夏,护河队又新增了夜巡任务,成为全区民间护河队中的主力军之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