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区县纵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3月0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余姚榨菜“三化”闯天下

  本报记者  黄剑跃

  余姚记者站 谢敏军

  实习生   龚启航

  种植面积10万亩,榨菜鲜头40万吨以上,带动农户达6万户,总产值超过17亿元……这是余姚榨菜的傲人“年报”。 

  品牌价值达64.97亿元、2015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蔬菜)50强、2015年全省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这是余姚榨菜高贵的“身份”。 

  全国最大的榨菜生产加工基地,产品销售覆盖全国,市场占有率约为60%,出口1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余姚榨菜领跑的“脚步”。 

  经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余姚榨菜产业何以长盛不衰?余姚人给出的答案就是产业化,具体做法是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加工、品牌化营销。

  追求有质量的规模化生产

  上世纪60年代初,一位余姚农民从外地带回二两榨菜种子在自留地里试种。没有想到,50多年后,小小榨菜成了余姚最大的农业产业。

  最近一段时间,在余姚西北片的黄家埠、泗门、临山、小曹娥等乡镇,到处可以看到连绵成片、绿意盎然的榨菜地。 

  虽然余姚榨菜种植面积已经从5年前的12万亩,减少到如今的10万亩,但种植精细化程度和亩产效益却提高了。加工企业也从上世纪末的123家减少到43家,一大批影响余姚榨菜声誉的企业被关停,一大批实力不强、规模不大的企业被兼并。 

  生产企业规模逐步壮大。最近几年,余姚更加重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有质量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2015年,余姚市以榨菜加工为主的市级龙头企业总资产达23亿元,销售额超14亿元,占余姚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销售额的50%以上,年产值超亿元的企业有5家。这些生产规模大、市场覆盖面广、带动和辐射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为余姚榨菜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专业合作组织日显成熟。余姚市以榨菜农业龙头企业为依托,创建相关专业合作社40余家,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逐步建立起和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种植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追求创新性的专业化加工

  创新是余姚榨菜产业发展的生命力。 

  近5年来,余姚市投入近2.5亿元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改良传统腌制生产方法,率先引入推广巴氏杀菌手段,有效解决榨菜防腐保存与质量安全的难题,基本实现防腐剂零添加。 

  在黄家埠、临山等乡镇的榨菜加工企业,笔者看到,这些公司生产环境与加工设备日臻完善,生活区、生产区、腌制区等“三区”建设已得到有效分离。目前,余姚全市已有12家企业通过HACCP认证,25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家企业通过美国FDA认证。 

  余姚榨菜还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研制出400余种新产品,获得20多项国家专利,开展种质资源研究、良种繁育技术,培育“余缩1号”种源。铜钱桥菜业的“基于益生菌发酵的榨菜优质安全加工关键技术中试与示范项目”被列入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余姚榨菜加工企业通过推广自动化生产线、升级改造生产设施等先进方式,陆续开始启动“机器换人”计划。在备得福菜业,笔者了解到,尽管产能比以前扩大了两倍,但是员工人数却从600人减少到现在的500人,生产质量控制也明显提升。“余姚榨菜产业已经撕掉劳动密集型企业标签了。”余姚市榨菜协会负责人说。 

  追求美誉度的品牌化营销

  榨菜行业要做大做强,必须紧紧抓住品牌建设。自1999年余姚榨菜产品第一次获中国国际农产品博览会金奖以来,余姚市实施榨菜产业发展品牌战略,使余姚榨菜品牌通过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

  目前,余姚榨菜共有注册产品商标188件,占全市农产品商标注册数的1/4。为防止他人恶意注册,备得福菜业将“备得福”商标进行35类全方位注册,同时还注册了一系列防伪商标。余姚榨菜还先后创建了两个中国名牌、16件中国驰名商标、7个浙江省名牌(农业名牌)、10件浙江省著名商标。  

  为呵护好品牌,余姚市对品牌进行管理和规范,哪家企业在质量把关、标准化生产、收购价制定等方面违反协会规定,就不允许使用“余姚榨菜”商标。如今,“余姚榨菜”商标的使用面,占余姚全部榨菜生产加工企业的1/3,品牌榨菜产量占榨菜总产量80%以上。 

  品牌战略的实施助推竞争优势提升。余姚榨菜在成功突破国内市场半壁江山的同时,又快步走出国门,产品远销到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美国、加拿大、法国、比利时等国家和地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