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宁波新闻·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3月09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库
迫在眉睫

  最近几年,我市中小学生近视率增速有所缓解,但是近视群体却越来越趋向低龄化,学龄前近视儿童与日俱增。此种现象令人忧心。

  人的视力和其他视觉功能,是在整个儿童期内得到发育和完善。一旦早期存在的不良因素导致了视觉功能的损害,而又错过了宝贵的治疗时机,将对儿童的身心健康乃至其一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低龄孩子近视高发,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如孩子过早承受学习压力,课业负担过重;各类“培优”项目过杂,过早且过度用眼;频繁地玩手机和其他电子产品;护眼意识和技能的缺乏;户外活动明显不足。这些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保护眼睛的良好条件。

  从教育卫生主管部门的层面来看,建立一个覆盖全市少年儿童的屈光发育档案库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

  笔者数年前曾就这一问题请教相关医学专家,得知儿童应从2周岁开始建立初始档案,以后每半年检查一次,直至14周岁。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库,除了能及早发现屈光异常及其他各种眼病,最主要的目的是在视力正常的孩子中,筛选出近视眼“坯子”。比如,两个8周岁孩子裸眼视力均是1.2,其中一个孩子的屈光状态是双眼+1.0D,另一个屈光状态是双眼+0.25D,那么后一个孩子近期近视的可能性比前者大。如果能及早发现这种情况,并采取干预措施,就可能预防近视的发生,甚至控制近视的发展。

  因此,我市应重视对儿童眼病的阶段筛查,对儿童眼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并尽早建立少儿屈光发育档案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