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畅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很强的“看齐”意识,中央树立标杆之后,要主动向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做到层层立标杆、作示范,形成强大的引领力量。 “齐”则有序,“齐”则有力,“齐”则有效。强化“看齐”意识,既是我们党对历史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现实形势的准确判断和把握。记得1945年,毛泽东在党的七大预备会议上就说过:“要知道,一个队伍经常是不大整齐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齐,向左看齐,向右看齐,向中间看齐,我们要向中央基准看齐,向大会基准看齐。”我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不就是因为全党上下有着很强的看齐意识,并在不断看齐中调整、不断调整中看齐而不断进步、不断壮大的吗?时至今日,面对新形势、新状态、新挑战,尤其是面对各种思想交融交锋、价值观念多元多样,敌对势力竭尽各种手段遏制我发展、破坏我稳定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自觉增强看齐意识,以看齐促同心同向同力,以看齐保安定稳增长助发展。 强化“看齐”意识,着眼点在“看”,落脚点在“齐”;“看”是铺垫,“齐”才是结果。“看齐”,“看”就是观察、感悟,“齐”就是齐整、一致的行动。因此,加强“看”与“齐”的互动协调,必是强化“看齐”意识的重要因素。换言之,强化“看齐”意识重在“三看”要在“三齐”。 做到“三看”,要学会看言行带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古语“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乃此之谓也。向榜样看齐,关键要看榜样是否做到身先士卒、冲锋陷阵,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行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率先不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强国梦凝聚力量,以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以厉行法治谋求长治,以正风反腐提振人心”,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戴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习近平总书记本人也已然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立说立行、言行一致的学习榜样。观其言察其行,这自能激发出各级领导干部被引领被带动的效应,从而自觉做到向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 做到“三看”,要学会看内在触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怎样的思想就会有怎样的行为,真诚率真、持之以恒的高尚行为自能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内在、精神内在、人格内在。2014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之前他通过中办传达其明确指示,“领导到群众中去,一起参加劳动”,“植树点要在造林规划中选,选群众植树的地方”,“地面不要刻意平整、修饰”等,真切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从中怎能不让各级领导干部看在眼里、触动在心里,进而受到一次生动的自我教育? 做到“三看”,要学会看细节感动。细节最生动,也最有说服力。因为说到底,细节往往是在不经意间发生的,它是最本真自然最朴实无华的,因而也是最打动人、感动人的。2014年7月4日,习近平访问韩国,并在首尔大学发表演讲。大学为习近平主席的演讲悉心准备,但中方表示,习近平主席不想使用高级座椅,只想与同学们一样坐普通椅子。为此,首尔大学演讲台上放置的是普通座椅。一个小小的细节,折射出一个大国领导人平易近人的风采。经常发现、触摸这样的细节,领导干部怎能不联想翩翩、感动之深,进而联系自身实际而学习看齐? 做到“三齐”,一是要做到立“齐”,既然“看”是为了“齐”,那么通过“看”,各级领导干部就得联系自己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立马作出反应。要对榜样,在践行“三严三实”上体现“定位准、标杆高、行之笃”的要求,立说立行、即整即改;二是要力“齐”,就是说向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必须精准发力、有的放矢,做《党章》的忠实践行者,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执行者,各项规章纪律的自觉遵守者;三是要律“齐”,在看齐的过程中,有的领导干部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迷茫纠结,因此,必须通过他律接受监督,通过自律自我约束,不断提升看齐的质量和效度。尤须强调的是,看齐的标准也总是在动态变化、不断提升中,这就要求切实加强学习,常态对表、持续锤炼,以坚强的党性使看齐意识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与时俱进、永葆活力。 强化看齐意识,绝不只是一种口号。看齐,其本质要义在于树立标杆、规范行动,其根本目的则在于形成共识、汇聚力量。当前,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面对严峻的执政考验和改革发展的全新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践行“四个自觉”中,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看齐意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以经常看齐的清醒、主动看齐的自觉、坚决看齐的勇气,从我做起、以上率下,见贤思齐、众志成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