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全国“两会”,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大事,看似遥不可及,其实离你我并不遥远。不管是国家大政方针,还是具体的措施规定,都可能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今年“两会”上的关键词,如“双创”、“住房”、“二孩”、“收入分配”等,莫不与我们的生活与发展息息相关。为了帮助大家更透彻、清晰地了解“两会”,本期“社科书架”甄选了几本相关书籍。 《读懂中国改革4:关键五年2016—2020》 吴敬琏 厉以宁 林毅夫 等 2016.03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传统的增长点和增长主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应该怎么办,中国的改革如何进行下去?中国一流的经济学家、精英学者,把脉当下时局,聚焦改革热点,剖析未来走向,全面解读未来中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本书立足于“十三五”规划,详细分析经济下行时的挑战、机遇、未来的增长点是什么,发展空间在哪里,尤其是一些新的提法,比如供给侧改革到底是什么、怎么改,“互联网+”和创新如何正确运用,如何转型实体经济等。 《中国崛起不可承受之错》 郑永年 杨丽君 2016.03 本书探讨了中国改革和中国崛起、走向世界的大国之路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和问题。国家领导人在多个场合提到中国不能再犯颠覆性错误了。那么,哪些是潜在的颠覆性错误呢?它们会在什么情况下、以何种程度给中国带来影响呢?人们必须研究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具有充足的知识准备,才能预先防范。更为重要的是,很多具有犯颠覆性错误可能性的领域,也正是制度建设的薄弱环节,这表明这些领域也是中国今后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领域。郑永年和杨丽君两位教授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分别从国内国外两个角度,分别梳理了这两个领域有可能会带来严重后果的风险和错误,以便及时发现和应对,让中国崛起的道路走得更顺。 《2016:G20与中国》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2016.01 本书论述了20国集团峰会的由来、机制、作用、影响、取得的成果,并通过对历次峰会的简明回顾总结,论述G20机制如何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做出重大贡献,目前G20体系面临的困境,以及G20如何通过大金融治理对话和多边谈判,进一步促进国际金融架构的完善和维护全球经济稳定,并对中国2016年举办G20峰会建言。 《2049:中国新型农业现代化战略》 金海年 2016.01 从2015年到2049年这35年里,中国农业发展将经历中国人口的转折点、经济的转折点(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二元结构的转折点、农业科技的转折点、农业市场模式的转折点和全球化的转折。本书站在经济乃至民族复兴的全局角度看农业,站在长期的历史跨度看农业,站在全球的视野看中国农业,站在供给与需求的不同侧面看农业。 《“一带一路”金融大战略》 陈元 谢平 钱颖一 2016.03 “一带一路”尽管短期内已经取得重大成效,但长期来看,“走出去”还有优化升级的广阔空间,要进一步发挥金融在“一带一路”和“走出去”国家经略中的先行和主导作用。本书从金融战略的角度梳理了我国的金融机构与“一带一路”沿线城市的格局与发展策略,同时阐述了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风险等重要问题。 (图书信息由宁波市新华书店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