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宁波新闻·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3月14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植树节莫成植“数”节

  我和小树共成长。(冯瑄 单玉紫枫 摄)

  本报记者 冯瑄 单玉紫枫

  通讯员  朱琼

  

  “3·12”植树节,成为这个春天里最热闹的节日。

  从政府机关到企业学校,从公务员到工程建设者,还有大腹便便的孕妇、稚气的孩童、白发苍苍的老人,纷纷加入植树者的行列。伴着明媚的春光,甬城大地迎来又一年植树高潮。

  我国植树节设立至今已有38年,植树节里植一棵树,成为许多市民的心愿。然而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心城区“无地可用”成为植树节之“困”。如何解决这个困境?植树节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除了植出“数量”,我们还能做什么?

  中心城区植树

  遭遇“无地”之困

  周先生是宁波某国企的团委干部。植树节前夕,领导交代下来一个任务:找个地方组织员工义务植树。由于联系得较晚,相关植树活动的名额都报满了。随后他又辗转联系了多个部门,最终还是没能完成“任务”,这让他很沮丧。

  随着“森林宁波”建设加快,目前我市森林覆盖率已达到48.78%,林木总蓄积1410万立方米,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5平方米。在宁波城区内,想找可供市民义务植树的大片空地已经“难上加难”。

  市城管园林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城区内的植树以绿化更新为主。这些树苗对种植技术的要求较高,一般通过招投标,由专业绿化队伍负责种植养护。”

  “加上规划要求,哪怕是新建的公园,也不敢随便拿来给市民种树。因为市民自己种树比较无序,种树技术也是参差不齐,不太符合园林绿化的整体要求。”工作人员解释。更何况,现在城区公园绿化基本处于饱和状态,也不需要添加什么树木了。

  城区没有地,城郊也难找。“地都是有主的,要种树自然得经过同意。”据介绍,每年植树节前夕,全大市上报的植树点,是按照规划要求提前确定出来的。不仅如此,在那些可供“认建”的基地里,种什么?种在哪?也不是“随心所欲”的。比如,市民如果想自带树苗来种,由于不一定能在认建点成活,可能就不被允许了。

  也许有人会问,我就想在家门口种棵树,难道也不行吗?据记者了解,想在社区义务种,也必须经过审批。

  1982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实施办法》,规定年满11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老弱病残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义务植树3棵至5棵。也就是说,义务植树实际上成为了适龄公民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但现实情况是,市民想种一棵树,没那么容易。

  “见缝插针”

  绿化闲置废弃土地

  近年来,政府推出的“三改一拆”“两路两侧”“四边三化”等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为植树绿化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家门口的公园就是拆出来的!”每天早上,鄞州联丰村的朱师傅都要去附近公园活动活动。公园占地50多亩,那里绿荫环绕、碧波荡漾。可就在不久前,这里却违建遍布,还被“破烂王”当作堆场。“三改一拆”后,“破烂王”堆场华丽转身,成了鄞州规模和档次数一数二的村级农民公园,联丰村4000多村民的休闲乐园。

  宁慈公路北侧的地块在拆违后,被改造成了一块3.26万平方米的绿地,成为当地居民休闲的好去处。在“三改一拆”行动中,我市“拆违”涉及土地面积2.8万亩,“三改”涉及土地面积2.58万亩,共整理土地资源5.38万亩,且都进行了有效利用。

  “两路两侧”“四边三化”行动,通过对重点路段、重点区域、重点单位进行集中治理,拓面增绿、沿线补绿等多措并举,结合自然资源和城市空间布局,拆、改、建、绿、管相结合,将绿化美化工作渗透进城市肌理。

  借助上述一系列环境整治行动,部分闲置废弃土地被盘活, 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心城区市民植树“无地之困”。

  阳春三月,30名来自李惠利丹凤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与家长一起,来到保国寺博物馆赴一场“红梅之约”。在家长的帮助下,数十棵红梅树被种植在博物馆一旁的山坡上。为了明年能与自己的小树再见面,孩子们开始为小树起名字,有的叫“爱心”,有的叫“倾城”……这些“童心十足”的名字被写在纪念牌上,并挂在了对应的红梅树枝上。

  这片名为“希望林”的山地,是3年前保国寺博物馆为配合本报发起的“春天里,让我们一起去种树”活动而专门“挤出”的一块空地。为了保证活动顺利进行,保国寺特意在望日亭边的山坡上辟出了一片向阳的空地,游人到寺中公园锻炼、观光,经过坡边山道,就能看到这片“希望林”。

  “你们看,这是3年前种下的80棵红叶石楠,现在已经红艳艳了。”园林师傅对记者说。近年来,保国寺借助山林资源优势举办春季植树活动,已累计种植20余个品种近万株树苗,山林绿化覆盖率在90%以上。

  今年3月10日,本报与市园林局发起的植树活动中,江北区庄桥又有一片地方被“腾出”供市民植树。通过本报公共微信号获得信息后,当天就有200多人报名,远远超出了场地的人数限制。

  准妈妈小屠也参加了本次活动。她在公益植树现场说:“给宝宝种棵树,就当见面礼啦!”“用植树这种最‘传统’的方式,把对明天的祝福‘种’进大地。”来自省地勘局的邵鹏边用力将铲子踩进泥里边说,几天前他看到日报号召后,便找了单位里几个小伙一起报名,希望也来献一分爱心,送一分祝福。

  认管认养绿地面积

  12年增长14倍

  “要从根本上破解中心城区植树的‘无地’困境,需要市民从观念上改变传统的植树节过节模式。”市园林部门负责人表示,植树节的设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人们护绿爱绿的观念。“绿地认养认管,可以说是植树节的另外一种‘打开方式’。”

  “我在七塔寺里,有个‘交往’了6年的老朋友,你知道是谁吗?”市七中的小楷同学笑着打起了哑谜。这老朋友不是别的,就是寺内的一株古银杏。原来,6年前,还在上小学的小楷就被爸爸妈妈“撺掇”着,拿出自己的压岁钱来认养这株树。寒来暑往,冬去春来,他年年“续约”。“现在啊,看树、浇水、拔杂草、捡垃圾,已经成了我的生活习惯。”在他的影响下,身边一些小朋友也加入了认养认管的行列。

  宁波宁电海运公司自2013年初认管了桑田路延伸段9600平方米绿地后,“诞生”了一个高规格的管理小组———绿地认管小组。去年,台风“灿鸿”肆虐期间,部分树木被风雨摧残倒地。台风过后,认管小组立刻组织员工进行树木扶正种植和垃圾清理活动,把几棵完全倒地的粗大树木扶起,再次挖坑、种植、埋土、压实,并将一些倾斜了的树木扶正加固……这家企业每个月对认养树木进行养护管理和巡查,关注绿地成长情况。

  城市绿地认养认管,宁波在全国走在前列。早在1999年,我市在全市范围启动了城市绿地认管认养活动。活动一经推出,短短一个月就有3000名“护绿使者”签订了认管绿地协议。2004年,在征召“护绿使者”的基础上,我市尝试推出21公顷的公园绿地认养活动,结果被16家单位一“抢”而空。此后,认管认养绿地和树木数量逐年增加。

  2005年,我市专门出台《宁波市城市绿地认养认管管理办法》,推动我市城市绿地认管认养工作走向规范化、法制化。今年,市六区共推出309公顷绿地和2571株树木供社会认管认养,规模进一步扩大。

  与此同时,为拓宽公绿认养认管渠道,我市各级绿化管理单位还利用一些公园绿化升级改造建设的契机,开展社会捐绿、社区绿地家庭认养等活动。一些更为细化的规则也相应出台,如江东区就社区绿地家庭认管推出“五项规定”:认管者每周至少一次进行杂草和垃圾清理,冬春两季每10天浇一次水、夏秋两季每3天浇一次水,每月最后一个周五定为认管学习日等。“我们希望通过细则方面的完善,把这些爱护绿化的观念真正‘植入’到人们心里。”市园林局绿化科戎根宝表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