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蒋炜宁 通讯员郭军)今天是世界睡眠日。宁波市心理咨询治疗中心发布的青少年睡眠调查数据显示,我市中学生在床时间上学日为8.22个小时,周末的在床时间为9.57个小时,寒暑假最长,平均为9.84小时。由此可见,中学生因为平时有睡眠“欠账”,为此而进行的睡眠补偿行为突出。 “青少年时期是心理问题和情绪、行为问题发生的高峰阶段,其健康问题容易被忽视。睡眠缺乏会对青少年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影响,家长和学子们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心理专家表示。 在床时间不等于睡眠时间 我市的这份睡眠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052份问卷,回收4038份。被调查的中学生中,初中生2525人,高中生1394人;男生2017人,女生1902人。 数据显示:我市青少年上学日的上床时间为21时49分,而周末以及寒暑假的上床时间约比这个时间晚半小时。他们上学日的起床时间为6时03分,周末以及寒暑假的起床时间约比这个时间晚2小时。各年级相比较,无论是上学日还是寒暑假,起床时间的差异较小;而上床时间随着年级的升高,有延迟的趋势,高二学生普遍比初一学生晚睡半小时左右。由此可见,中学生的睡眠处于变化之中,随着年级的升高,中学生的睡眠时间有减少的趋势。 我国教育部和卫生部规定,中学生的睡眠时间应达到9小时。“当然,9小时也并不是统一标准,个体差异决定有些人天生需要的睡眠时间就少,有些人则更多,因此睡眠补偿行为就是一个重要的考量标准,补偿行为多,就说明缺觉的问题突出。”宁波市康宁医院院长胡珍玉告诉记者,“从调查结果来看,宁波中学生的在床时间并不算少,但在床时间并不等于睡眠时间,玩手机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可能导致睡眠时间少于在床时间,从睡眠补偿行为明显的情形来看,青少年缺觉的现象还是挺突出的。” 失眠和学习压力、亲子沟通等有关 在调查中,仅21.3%的学生希望6时至7时起床,63.7%的学生希望起床时间为7时至9时,由此可见,宁波市中学生的睡眠时间不够理想,存在明显的睡眠补偿行为,这样的睡眠状况可能影响白天的精神状况,导致思睡明显。因此,中学生的睡眠情况应该得到重视,适当地延迟上学时间可能对改善中学生睡眠状况有帮助。 “学校减负只是一个方面,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青少年失眠更多的是和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差、亲子沟通出现问题等有关,因此呼吁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平时要多和孩子交流沟通。”胡珍玉提醒。 可视电子设备对睡眠影响较大 在调查中,心理专家发现,不好的生活习惯也是造成青少年晚睡的一大原因。从目前对于青少年使用可视电子设备的研究来看,手机的使用对睡眠影响较大,可能是潜在的导致青少年失眠的因素。 宁波市康宁医院心理治疗师张子霁分析:过度晚睡会打乱一般的生物钟规律。晚睡在潜意识里表达的可能是对自己生活控制权的争夺,不少学生通过晚睡而日间疲劳的反应来回避学业压力。 心理医生建议孩子们入睡前尽量不要看电脑、电视或手机,保持内心的平静,不要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泡泡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