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 欣 通讯员 张彩娜 前言 在宁波发展的道路上,位于核心城区的江北区白沙街道记录着这座城市的每一次变迁。 1844年,宁波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率先开埠,洋行、领事馆、各类港口贸易、海上物流运输纷纷崛起,宁波近代商帮在老外滩起航。 白沙街道作为这次历史浪潮的先行者,孕育了无数时代英才,缔造了一个又一个商界美谈。 910米的新马路,打开了宁波水泥路面的全新时代; 3.2平方公里的土地,坐落着宁波帮代表人物严信厚之子严子均、兄弟文学家董鼎山、董乐山的故居。这些历史悠久的宁波商帮老宅,彰显着第一代宁波商人“开放、创新、重商、务实”的文化图腾; 保存完好的英国领事馆旧址、浓缩历史的外滩文化,见证着宁波从7000年河姆渡文化踏入国际化大都市的足迹; 阅尽繁华,厚积薄发。白沙正围绕宜居宜业现代化滨水品质城区目标,以“一区一带一核”三大经济载体,重点发展金融、电商、信息、科创四大产业,广纳精英,延续宁波帮“永无止境”的文化传承,发扬“勇于创新,敢于突破”的时代精神,在美丽的甬江岸,用辉煌的伟业镌刻新的荣耀。 白沙街道作为核心滨水区和两江北岸建设的主阵地,坐拥三江口黄金水岸,东西方向与甬江、姚江相伴,中心怀抱日湖公园,轨道交通2号线贯穿而过。整体以“三纵三横夹一湖”的发展态势,映衬了宁波这片沃土上的每一个辉煌时刻。 2015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产业发展空间不足的不利因素,街道上下坚决贯彻区委、区政府正确领导,攻坚克难,积极作为,继续优化产业结构,引税源、稳税收,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有好,实现逆势增长。街道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6亿元,同比增长7.6%,增幅位列江北城区街道首位;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3.8亿元,同比增长7.4%;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6亿元,同比增长22.7%;完成进出口总额1.47亿美元,其中进口总额2483万美元,同比增幅19.8%。 一年来,白沙街道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不断吸引优质新鲜血液加入白沙。2015年至今,共引进企业101家,注册资金10亿元,其中1000万元以上注册资金企业18家。宁波建工建乐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分公司车商第二营业部作为2015年11月引进的税源性企业,入驻短短两月就实现税收300余万元;外资方面,街道全年引进合同外资达到5105万元,同比增长255%,江北区首家民营外资融资租赁公司———宁波格瑞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引进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该公司业务的不断开展,将有力助推辖区项目引进、外资、税收等工作的开展;宁波臻锦轩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宁波江北宁电东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和宁波宁电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作为街道重点引进的外贸企业,预计将于今年为辖区贡献5000万元以上的进出口增量,白沙外贸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围绕建设“美丽品质新江北”的总体要求,白沙街道在建筑装潢、运输物流、汽车销售、批发零售、法律服务、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屡创佳绩,高端现代服务业在这里逐渐壮大。 曾经的荣耀已经成为历史。放眼2016年,白沙将牢牢把握“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总基调,围绕区委“十三五”规划建议战略部署,立足街道实际,全力推进大庆新村历史风貌街区内项目落实,加快建设以外滩延伸段及港务三区地块为辐射的沿江经济带,发展以奥丽赛新天地和大庆新村8号地块为核心的时尚都市经济新核,着力发展金融、电商、信息、科创等优质产业,构建“一区一带一核”经济发展新格局。 蓝图绘就,铿锵前行。街道正科学谋划白沙新发展,扎实服务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继续深化企业服务水平,将企业经营排摸情况落实到人,深入企业送政策、问需求、解难题,并根据经济运行情况以企业经营交流会、行业发展座谈会等形式,不断拉近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距离;结合对区域经济的把控和规划思路,不断为企业发展谋良策,提供精准、高端的企业服务。 重大项目建设是发展的动力载体和来源。白沙街道上下齐心,凝神聚力,明确项目责任人,确保各大项目在今年取得新的进展。 同时,强化“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地位,继续加大服务业企业招引力度,以繁荣发展服务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节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按照“做强特色服务业、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新兴服务业”的思路,拓展招商渠道,提高招引精确性,做强长板、补齐短板。以成熟地块、历史建筑及相关闲置资源为载体,从发展潜力和税收前景出发,重点引进税收见效快、额度高、成长快的企业,有效补充辖区内金融、类金融、创业创新、电子商务等经济形态,并不断扩大规模、聚集品牌、提升实力,形成行业发展区块,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构建“一区一带一核” 经济发展新格局 白沙街道将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引进力度,通过点、线、面着力构建“一区一带一核”的经济发展格局。 一区 历史风貌街区 利用大庆新村地块内历史建筑老宅资源建设独具风格的历史风貌街区,推进特色化资本集聚。 “资本高地”“基金小巷” 金融、类金融项目的引进将有效促使珍贵历史建筑资源的产出最大化。今年以来,已有多家基金项目与街道达成签约意向,下阶段,街道将继续以历史建筑闹中取静和大隐于市的文化底蕴优势,吸引更多的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类金融机构入驻,形成全新金融集聚区块。 互联网创业园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互联网必将成为重要的支撑,街道将与专业公司以深度合作的方式,建设以“互联网+创新创业”为主题的创业园。园区紧邻“资本高地”和“基金小巷”区块,充分调动资金、人才、环境等资源,坚持市场导向,利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创业咖啡馆、孵化器、人才招聘、品牌推广、创业基金、政策服务、重组并购、新三板上市等最完善的创业生态体系,突出开放共享,创优服务模式,着力构建创新创业平台,拓展创新创业空间,健全创新创业机制,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努力打造全区互联网创业的靓丽名片。 一带 沿江经济带 打造以港务三区周边地块和老外滩延伸段等为辐射的沿江经济带。 人力资源集聚区 人力资源是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支撑,街道将依托茗雅苑楼宇,建设人力资源企业集聚区,使辖区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发展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 港务三区周边地块 该地块面积约365亩,北至大庆北路,西至通途路,南至下白沙路,东至规划河道,包括商住、商业和文化娱乐等多宗土地,适宜打造集居住、购物、餐饮、旅游、文化等复合功能于一体且具有宁波老码头特色的滨江城市特色综合体,可着力建设城市广场、滨江购物码头、江景特色花园等形态。 老外滩延伸段 老外滩延伸段位于甬江之滨,临近三江口核心区,南至外滩大桥,北至白沙公园,西至中马路转白沙路,东至甬江,总用地面积约5.0公顷。 以商务为主、商业为配套的整体定位,借助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中英时尚学院落户老外滩延伸段5号地块的契机,将老外滩区域打造成为富有想象力、充满吸引力、极具文化特色的“城市客厅”“文化沙龙”“时尚商圈”。 原光明眼病医院地块 该地块为居住用地,北至人民路658弄、南临东航闲置用地、西至人民路,东临东鹰花园,规划用地面积1.4公顷,适宜建设精品小型住宅区。 原供销社地块 该地块面积约157亩,位于环城北路以南,人民路以东,规划运河以西,占地面积10.46万平方米。该地块已列入征拆计划。 一核 时尚经济核 发展以奥丽赛新天地和大庆新村8号地块等为核心的时尚都市经济核,建设滨江城市特色综合体。 奥丽赛新天地 该项目位于三江口滨江核心区,东南西面临甬江、余姚江,由人民路、新马路、大庆南路、生宝路围合而成,总投资15.6亿元,建筑规模13.5万平方米,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是白沙商业资源的扩充,并将成为现代服务业、都市工业等各类经济形态的优质载体。 大庆新村8号地块 地块北至规划泗州街,南临现状住宅小区,东至规划道路,西至大庆南路,紧邻轨道交通2号线,规划用地面积1.27公顷。良好的地理位置结合便捷的交通条件,是各类商业、商务项目的优质选择。 正大路地块 正大路地块东至大庆南路,西至宁波海事局(江北区国税局),北至西草马路,南至新马路。该地块已列入成片危旧住宅区改造,建筑面积共约8.5万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