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宁波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3月23日 星期三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经80多天的生死磨难

今年首例禽流感患者
已脱离生命危险

  本报记者 蒋炜宁

  通讯员  张基隆 郑 瑜

  

  昨天,记者获悉,今年我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人———老张历经80多天的生死磨难,已脱离生命危险,目前处于康复中。虽然还住在重症监护病房里,老张已能自主呼吸,一边听着音乐,一边写字。

  “2016年1月3日7时,51岁的老张因接触活禽发热转入重症监护病房时,肺几乎全白。”昨天,鄞州人民医院重症监护主任安敏飞想起那一幕,至今难以忘怀。从那天起,医护人员全副武装,戴上N95口罩,穿上隔离衣、鞋套,戴上防护眼罩及帽子,陪着老张闯过鬼门关。

  打响“保肺战”

  “当时老张已神志不清,口唇发紫……”安敏飞说,若再不采取措施保护肺,他随时会因呼吸衰竭缺氧而死。该院禽流感专家组决定用人工肺进行呼吸替代治疗,使老张的氧供得以维持,并实现损伤肺的休息和保护。

  浙江省人民医院和宁波二院的体外膜肺氧合团队赶到,给老张实施紧急留置血管导管并体外转流。

  1月5日15时,鄞州人民医院副院长俞万钧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亲自为老张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吸痰操作并吸出大量痰液……

  经过医务人员两天两夜的全力抢救,总算把老张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月10日21时30分,老张突然出现全身寒战抽搐,右股静脉管置管处有渗血,体温上升至39.4度,情况不妙。

  院方立即组织禽流感专家小组抢救,但老张的病情越来越危重。

  当务之急是尽快找到病因。

  一项项检查展开,在血培养里发现了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经过专家组研究讨论后,确定是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医生立马对症下药,经过一天一夜的抢救,直至次日17时,老张的生命体征总算恢复平稳。

  刚松了一口气,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气管插管留置时间太久,若不拔管容易造成口腔溃疡等并发症,但老张还要靠呼吸机辅助呼吸。

  怎么办?医生最后决定先暂停抗凝药物2个小时,然后再进行气管切开术。俞万钧亲自主刀,历时近一个小时,手术过程很顺利。

  老张的病情变化莫测,反复无常,医生每天在为选择保护他的哪个脏器而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病程持续了近一个月,人工肺已使用了20多天,多次尝试暂停人工肺氧合器失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老张突然又出现气胸、血小板偏低、肺部感染加重等症状。

  2月3日,专家组果断决定撤离管置治疗。撤机后老张的血氧饱和度一度难以维持,并出现感染性休克,调高呼吸机参数及抗感染治疗后,循环呼吸才逐渐恢复正常。

  一个月后指标转阴

  经过一个月的精心护理及抢救,老张的禽流感病毒指标总算转阴,肺部感染也得到了控制,总算挺过最艰难的一关。

  “这一个月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度日如年,我妈妈更是整天以泪洗面。”儿子小张一提及父亲的病情,至今仍胆战心惊。

  安敏飞也禁不住感慨:不仅医生时刻监测病情变化,不断调整治疗方案,护理团队也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护理。护士的活动区域局限在那间十平方米不到的负压隔离“舱”房内。为避免上厕所,每个人进“舱”前不能喝水,轮到换班时,脱掉防护服,里边的工作服像从水里捞出来一样。她们的面颊因为长时间戴着厚厚的防护口罩被捂得发红,眼睛水肿,有的甚至出现过敏……

  经过近一个月的康复锻炼,老张的四肢肌力及呼吸功能逐渐恢复。如今他可以自行打开收音机听音乐、玩手机、看报纸了。

  “看着爸爸一天天好转,我很感激鄞州人民医院所有的医务人员,是他们救了我爸爸……”昨天,儿子小张激动地告诉记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