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青)2015年,天一阁博物馆在全国古籍普查中新发现了一批与《四明丛书》相关的文献,为该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天一阁博物馆对这批文献作了整理,编成《天一阁藏〈四明丛书〉珍稀文献图录》,2016年3月出版。昨日,该书在“张寿镛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活动”开幕式上首发。 天一阁博物馆研究人员、此书编撰者李开升说,“2015年1月,复旦大学古籍所的陈正宏教授带领学生来天一阁古籍编目实习一周,对部分未编书进行整理、编目、上架,这批书大多为民国间鄞县文献委员会、鄞县通志馆等学术机构的藏书。在整理过程中,发现了一批《四明丛书》的底稿。”这批文献中有多种有关宁波学者及其著作的专门目录,有助于研究《四明丛书》编纂前期的筹备流程。最珍贵的当属张寿镛的手稿,尤其是《四明丛书第七集序稿》,可以看到张寿镛亲笔反复修改的版本。 被收入《天一阁藏〈四明丛书〉珍稀文献图录》的文献共有四十二种。从文献类型看,绝大部分为书籍,仅有两种为非书籍文献:张寿镛未完成题跋一则、张寿镛致姜文卿书信一通,皆为手稿。李开升说:“新发现的文献中,《张寿镛致姜文卿书》非常重要,除了告诉我们《四明丛书》的承刻人是谁,也因为这封书信确认了张寿镛的笔迹。”姜文卿是清末民初南京著名刻工,与黄冈陶子麟齐名。 “《四明丛书》的雕版至今保存于湖州嘉业堂。这次展览,我们借了几块过来展出。张寿镛先生在这套书上倾注了太多精力和财力,其实在那个时代,不一定要用雕版刻印了,他自己的著作都舍不得用雕版。唯独对《四明丛书》舍得下血本来做,这种形式可以和前人历史文化的感觉更接近。” 复旦大学古籍所教授陈正宏昨日在首发式上说:“我是专程来致谢和致敬的。”上世纪前半叶,上海有两所最著名的私立大学,复旦大学和张寿镛先生等创办的光华大学。“两所大学虽然创立时间有先后,但校名都取自中国著名的古籍《尚书大传》的同一句话‘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我想这是复旦与光华的缘分。尽管‘光华’的校名没有了,但光华老校长张寿镛先生主编的《四明丛书》的一整批基础文献,通过复旦古籍所师生最初的试探性的实习编目,经过天一阁研究人员的发掘、拓展、整理,再度引起世人的瞩目,这是经由天一阁做媒,复旦和光华的缘分得以延续的特殊表现方式。天一阁对学术有精准的理解,不仅保存了这么有意义的一整批原始文献,而且使这些文献重放异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