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位于北京某陵园内的树葬园区。(新华社发) |
据新华社北京4月3日电 记者 潘德鑫 王新明 李放 清明节至。千百年来,放一挂鞭炮,哭一曲悲歌,烧一沓纸钱……人们以这样的方式追思先人。 时代变迁,如今,一棵树、一坛花、一面墙、一片海,甚至是一张虚拟的“网”……越来越多的人按新风俗祭奠逝者。 岁月之河中,不变的是慎终追远的文化内核,变化的是“思时之敬”的祭奠方式。 让我们在缅怀中珍重生者,在追思中感悟生命,在感恩中传承责任。 一树一花凝聚追思 花葬、树葬、草坪葬等新的生态墓葬形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接受。 在广西柳州近日举行的集中公益花葬仪式上,111名逝者的家属近400人在西山公墓十余平方米的花葬区埋葬下亲人的骨灰。 在辽宁沈阳,骨灰入土植树纪念林内,有的松树已经郁郁成林,有的才被刚刚种植。已经有36万逝者长眠树下,铲子和水桶成为祭奠者在清明或平时扫祭必带的工具。 北京市南四环思亲园里有一片冬青林,每棵冬青树下安放着一块小小的铭牌,上面刻写着逝者的名字。一位前来祭拜的女士说,她的父亲就安葬在其中一棵冬青树下,生前最爱养花植草的老人,一定会喜欢这片绿色。 民政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到“十三五”末,在巩固和提高全国年均火化率的基础上,较大幅度提高节地生态安葬比例,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节地生态安葬公共服务网络。 为吸引民众选择生态安葬,《意见》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奖补制度,把不占或少占地的生态葬纳入奖补范围。同时,鼓励探索建立环保殡葬用品补贴制度。北京、天津、山东等地已经出台了地方配套政策鼓励引导殡葬改革。 一水一壁寄托诚敬 在福建、山东等沿海地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让故人“魂归大海”。 东顺海葬服务中心是山东省烟台市一家提供海葬服务的机构。中心的工作人员房女士告诉记者,2001年服务中心成立时,每年有100人左右选择海葬,之后逐年增多。现在,每年约有1500人会做这样的选择,增幅很快,中心有时一天能接到十几个预约电话。 按照计划,今年山东省有条件的市区将至少开展一次骨灰撒海活动。为给有需要的家庭提供更好的服务,山东省节地生态安葬撒散信息服务平台已正式启用,通过互联网提供殡葬信息服务。 在浙江,清明节前夕,海风凛冽中首次举行五地联动海葬,来自舟山、金华、宁波、嘉兴、诸暨五市的家庭从舟山市普陀区金外滩码头上船,把挚爱亲人的骨灰撒向大海。 一泓碧水可寄哀思。还有不少地方开始探索壁葬等集中安葬方式。 记者在北京市南四环思亲园看到一面长约10余米、厚约1米的墙壁,墙体正面分布着井字形的壁葬格,大小可放入骨灰100余份,格位口用石材封死,石材外表面就当作墓碑,刻上碑文。壁葬墙的背面,雕刻着弘扬孝道的壁画,墙的前方有两棵盛开的樱花树,微风徐来、落英缤纷。 根据北京市《关于全面推进绿色生态殡葬建设的意见》,到2020年,将力争骨灰安葬生态化比例达到年安葬量的50%,骨灰撒海数量在年火化量的4%以上,骨灰景观撒散数量在年火化量的2%以上。 一点一网汇聚深情 炫彩礼炮,缭绕炉烟,点点烛光……一场特别的祭奠,礼仪周全、肃穆庄重。不同的是,这是网上的祭奠。只需怀揣追思,轻点鼠标或轻击屏幕,每个字、每篇文章,都书写出和逝去亲人的心灵对话。 近年来,网上祭祀、微信祭奠、手机送“鲜花”等“虚拟”祭奠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采用。很多网站也根据中华民族的传统祭祀礼仪和风俗,提供了既具仪式感又富人情味儿的祭奠平台。 点开“中国清明网”,访问者可为故去的亲人创建网络私人纪念馆,并在馆内设置含有墓碑、青山、花卉的场景。纪念馆里设置了“静默一分钟”“点三炷香”“生平事迹”“留言”等板块,祭奠者可在哀乐声中,为逝者献花、上香、烧纸钱、鸣放礼炮、留言。 “不忘先烈抛忠骨,民族复兴中华魂”,清明节,人们“指尖祭奠”,告慰先烈在天之灵。中央网信办、共青团中央联合开展的“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近日在网页、微博、手机三大网络平台和各地线下同步启动。 已连续开展15届的“清明祭英烈”网页献花留言活动中,展示了数万名革命英烈的事迹,以及红色典藏、烈士诗抄等学习内容。在手机活动页中,参与者可在线参观“3D全景”人民英雄纪念碑,并亲手为碑文描金、在签名墙写下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