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拍摄于1962年的甬剧《双玉蝉》剧照。(资料图片) |
本报记者 陈 青 “这是一次抢救性保护过程,《甬剧老艺人口述史》留住了甬剧的根。”“宁波做了专业剧种口述史的第一个。”4月1日,历时三年多完成的《甬剧老艺人口述史》举行新书发布研讨会,上海、杭州、宁波的戏曲研究专家、学者和甬剧老艺人、家属代表等就《口述史》出版的意义、价值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本次活动由市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研讨会前还举行了“宁波有戏”剧评征文颁奖典礼。 “抢救性保护工程” 《甬剧老艺人口述史》是宁波市文化艺术研究院自成立以来,实施甬剧老艺人抢救性保护工程的重大成果。该工程自2012年6月启动,时任艺研院甬剧传习部主任、著名甬剧演员沃幸康,青年研究人员友燕玲,以及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庄丹华组成项目团队,对沪杭甬三地四代60多位高龄甬剧艺人进行口述采访和田野调查。历时3年多,他们通过采访和录音、录像,直接或间接地了解老艺人们的艺术生涯和艺术成就,并用文字将他们的口述内容如实记录,由庄丹华执笔整理成书。 “我们对甬剧的研究、资料整理工作欠账很多,当我们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甬剧第一代老艺人很多已经不在了。如果这个项目早启动十年的话,能搜集到更多珍贵的资料。”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原院长郭国强说。 “甬剧是在上海这个大码头发展起来的,我们第一站赴上海,之前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采访谁?从哪里入手?我找到原上海堇风甬剧团的柳中心老师,两次赴上海跟他磋商联络图。考虑到紧迫性,先从年纪大、身体不好的老艺人入手。”沃幸康说。在40多摄氏度的高温天,项目组奔波在沪杭甬之间,采访演员、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等,有年逾九旬的老艺人,也有舞台上风华正茂的中年演员。 “书完成了,好几个老艺人去世了。我们在昆山采访原上海堇风甬剧团天方老师,他就是甬剧经典《半把剪刀》《天要落雨娘要嫁》的编剧,半年后他突然走了,还有柳中心、郭兴根、黑牡丹(周丽君)等相继离世,更觉这一‘抢救性保护工程’的及时和重要。这是留住了甬剧的根,甬剧的血脉。”沃幸康感慨万分。 “只有认识甬剧才会热爱” “搞宁波地方文化的确实应该了解甬剧的前世今生,尤其是年轻甬剧演员,他们真正了解甬剧的历史吗?”郭国强认为,不了解甬剧何谈传承?“只有了解甬剧的历史、特色、与其他剧种的区别之后,才能更加清醒地自觉地对待传承和发展。在了解的过程中才会加强对甬剧的热爱,有了热爱才有从事甬剧的热情。” 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晓菁说,不爱是因为不了解,知道源头才会对甬剧有更深的热爱。“著名编剧罗怀臻说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背景、来路、籍贯和族群,在不知不觉中带着各自的文化基因。戏曲是我们对这种文化传统和族群记忆的最好保存。因为它的语言(方言)、音乐和表演形式是综合在戏曲之中的。所以我们看甬剧,会对宁波人有更好的认识。我们看这些地方戏曲,也会更清晰地认识我们自己。” 《甬剧老艺人口述史》通过六十多位甬剧老艺人对历史的回忆,客观还原甬剧不同历史时期的生存境况和变迁发展,进一步梳理了甬剧发展脉络,对已有的甬剧历史研究起到了补充、完善的作用。“以个体口述为基础,反映甬剧近70年来发展整体面貌和历程。”第一作者庄丹华说:“既源于已有的甬剧发展的线索和文献,更侧重于口述者的采访记录,整理出来的每一篇文稿要改四五遍,给被采访人看过,保证口述史真实原貌。用文化学、社会学视角探析甬剧现象,力求建立一部比较完整的甬剧发展史。” 在采访中,老艺人的为人之道和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令人感动和佩服。庄丹华在全书后记中提到:“老艺人一再强调搞艺术,不要计较名利,真正要搞好甬剧,必须有一批甘为艺术献身的人才,要下决心。如周鑫昌老人,他住在狭小的老房子里,楼道逼仄,光线阴暗,没有空调,但是那些文字资料、唱片却保存得如此完好。还有柳中心,他不顾高温天,带病一路陪同采访。杨云棠老先生已90多岁了,对自己的生平经历早已模糊,但是,却张口唱出了滩簧小戏《游码头》。100多句,一气呵成,滩簧早已融进了他的血液里。” 著名甬剧表演艺术家王锦文说,作为一个甬剧人为《甬剧老艺人口述史》的出版既感动又激动,“为宁波的地方剧种留下珍贵资料,尤其对年轻演员了解甬剧的前世今生非常有帮助,会激起他们对甬剧的热爱。” “创新贯穿甬剧发展历程” 参加发布研讨会的浙江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蒋中崎认为这本书做了“专业剧种口述史”的第一个,“而且从参与的三位作者看,把社科力量与艺术创作队伍结合在一起,是甬剧研究的新开拓。” “剧目创作时常常提到要创新,创新不能离开甬剧的根脉,离开本土,要守住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去发展,那叫创新,而不是彻底地颠覆,这本书可以给人启示和借鉴。”郭国强说。 近年来,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甬剧传习中心)一直致力于甬剧传承保护工作,先后开展了甬剧老艺人抢救性保护工程、挖掘整理甬剧小戏、出版音像、书籍等一系列工作:《沃幸康经典唱段专辑》的发行受到了广大甬剧戏迷的欢迎;“甬剧七十二非遗小戏展演”在逸夫剧院一票难求;参与编剧的52集甬剧情景系列剧《药行街》自播出以来,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不管是首播还是重播收视率一直稳居电视台榜首;4月2日,参与创作的甬剧情景系列剧《老爷升堂》又与观众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