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4月0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复仇之心与救赎之意

  冷枫

  《荒野猎人》直接打动我的其实是它极富自然魅力的影像呈现:那简直是一幅幅壮丽的山河画卷,茫茫天宇之下,疏阔浩荡,浩瀚奇美和雪原的无穷无尽,直戳天际的林木都原生态地通过墨西哥摄影师艾曼努尔·卢贝兹基的镜头展现于大银幕上。而旭日升空,阳光之下,跋涉着的人类身影又是如此地渺小,渺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是这个世界上的恩怨情仇、劫掠厮杀却是绝对不能被忽略的。既然晴空朗日之下有赤裸裸的屠戮,那么主人公格拉斯的复仇便成为了一种可能,一种战胜生死的可能!

  承担着美国一支狩猎团队导航员任务的猎人格拉斯因为遭到了护雏心切的黑熊袭击,命悬一线。答应留下来照顾他的队友菲茨杰拉德和布里杰却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在杀死了格拉斯的儿子霍克后,将队友活埋。在目睹了儿子被杀,经历了自身被埋的惨剧后,格拉斯于垂死中迸发出了“一定要活下去”的强烈欲望———他一点点从坟墓中爬出来,像一头野兽喘息着、低吼着、前进着……格拉斯的呼吸异常粗重,这种呼吸不仅仅是一种生命体征,也是死神索命般的痛苦呻吟。同时,他也渐渐意识到自己“劫掠者”身份的凶残和卑劣。

  在那些进入印第安人领域的美国猎人眼中,此地的土著是野蛮者,他们没有开化,茹毛饮血,骑马射猎,无比落后。可在印第安人眼中,千里迢迢前来猎杀林间动物,剥取皮毛换得金钱的家伙们才是真正的野蛮人,是侵犯他们这些原住民的强盗。这一对矛盾是拓荒时代的真实写照,影片也正是依靠这些细节从一个小小的横截面反映出人类历史上最为凶残的那段殖民历史。

  这样一部始终用冷色调来烘托荒凉之感的影片,它所采用的背景弦乐却非常能衬托出静谧安宁的氛围,这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般的反衬手法令《荒野猎人》中渗透进了几缕东方式的悲悯情怀。风雪林梢中那些自然光的拍摄,更凸显出影片创作者内心以“客观”之景折射“主观”之态的技巧,深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对印第安人的怜悯,对欧美移民原罪的昭示。大量空镜头、长镜头、蒙太奇的运用,则将这个主线情节有些单薄的故事拍得绵延起伏、内涵丰富。片中有一个场景:两面有冰封的高耸雪山,中间乃一望无际的广袤雪域,天上飘满了迷蒙的浮云,格拉斯只身以树枝为拐杖,踉跄中透着坚毅、稳健,往前行走。如此漫漫的孤寂,让人心中陡然升起“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的喟叹。

  片中,频频出现于格拉斯梦幻中的女人,是他深爱的妻子。她是印第安人,象征了人世间的自然之美。这个女人总是吟唱着生命的诗歌,用轻柔的风中絮语唤醒格拉斯身上美好的人性。可现实中,她早已命丧于外来军官的枪口之下。后来格拉斯的儿子也被刺死。至亲之人的亡去赋予了主人公截然相反的双重人格。一方面,他牢记“一息尚存,就不能放弃”的信条,用黑熊的利爪在崖壁、石头、地面上刻画出“菲茨杰拉德杀了我儿子”的话语,不断强化自己的求生意志,充满了凌厉和荒蛮气质的眼神中也无时无刻不在射出仇恨的火焰。

  复仇,从来都是经典艺术的重要题材之一,从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到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概莫能外。格拉斯同样心心念念,不惜付出血与魂魄的代价,要置仇敌于死地。可另一方面,他迫切希望进行自我救赎。他不再是一个猎杀者和掠夺者,他孤身行走于风雪,为充饥啃噬起了活生生的小鱼,为取暖躺进了血淋淋的马尸之肚,凫水泅渡,策马追寻,终于在大自然的见证下,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却到底意识到所谓的“胜利”并不能给他带来快乐和满足,相反,那一颗淌血的心灵永难治愈……于是他将对仇人致命的最后一击,交到了上帝手中。

  《荒野猎人》无疑是一部有着浓厚生命气息的影片。我们看到的白天和黑夜,黎明和黄昏的轮番更替,云去云来、雪停雪落、风舞风旋,如此自然潇洒。而人类呢,就在其间上演着求生、挣扎、厮杀的戏码。好在此片也不乏温暖桥段,那就是水牛勇士在极艰难的自然条件下,展开了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最无私的救援:完全陌生的异族人分狼肉给格拉斯吃,带他一起骑马行进,为他搭起窝棚御寒,给他治疗伤口,还和他一起背靠大树张嘴伸舌,像个天真孩童一般舔食天上的飘雪……那一刻,格拉斯的脸上现出全片中唯一一次开心笑容。可见,爱,总要比恨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