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4月07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欢呼人才普惠制时代的到来

  方 石

  

  宁波市推出新的人才分类方法,将人才分为顶尖人才、特优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以及高级人才、创客人才、基础人才、民间优才8个层次,普通百姓也和人才紧紧联系在一起。这样分类,在全国范围内也算是新颖的。

  宁海县启动第三、第四期“人才公寓”选房活动,共推出房源325套,164位人才获得申购资格,其中100人是宁海本地企业中的“金蓝领”。以前能够住上人才公寓的,多为从外地引进的高学历、高职称人才,而本地有技术的“蓝领”根本没有申购资格。

  上海杨浦区推出创新创业人才的普惠制度,上至海归高端人才、下至创业大学生,以及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各类人才,一并被覆盖。

  上述消息均见于4月1日的《宁波日报》。在同一天的同一张党报上,看到如此密集的人才普惠信息,笔者感受到一个强烈信号:人才普惠制时代正在到来,不禁为之振奋,为之欢呼。

  从这些消息中可以看出一个共同点,就是各地人才新政一改以往面向“海归”“高端”的特惠性,转而普惠性地支持各个层级、梯度的人才。这使我记起改革开放初期流行的一句话:“招来了女婿,气跑了儿子”。外来“女婿”(引进的“海归”和外地高端人才)受到“特惠”,委屈了“儿子”(本地优秀人才),造成一些本地优秀人才流向外地,去享受流入地的优惠政策。

  现在人才普惠政策的到来,笔者认为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粗略分析如下:

  人才普惠与供给侧改革相呼应。厉以宁对此有过精辟分析,他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需要实现劳动力技术水平的提高和整体素质的提升,能跟随经济发展和产业提升稳定供给,“当蓝领的体力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成为技工、熟练技工之后,他们的收入状况和生活条件是会相应地发生变化的。蓝领作为体力劳动者的代号不是不会改变的。”在中国制造业培育“工匠精神”,实现“智变”的背景下,更是离不开优秀的“蓝领”。

  人才普惠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相匹配。“双创”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需要形成与之相匹配的创业创新生态。人才普惠政策既关注到创业创新的高端人才,也惠及刚毕业的大学生。不仅关注“海归”人才,也关注国内本土人才。这样就能保持持续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型企业成长。只要实现了机会均等,那些白领、蓝领通过努力,就会有收获,上升的通道同样是畅通的。“泥巴领”又如何?那些家庭农场主、种植养殖者,也完全可以不再以“过土”农民的姿态,而是以人才的身份出现于乡村。人才普惠制更大的意义在于,它将鼓励更多的人走自学成才、岗位成才之路,这样的方式,也同样能取得许多创业创新成果。

  人才普惠与全新的人才评价机制相对接。笔者听一位市委领导说过,“企业愿意出100万元聘用的人,他哪怕没有学历,也是人才,可以同等享受人才政策。”真是令人耳目一新。是不是人才,是学历、证书说了算,还是市场、企业说了算?宁波已有3100多家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以业绩为导向,鼓励一线员工把“论文”写在车间里。我市还为不同层次人才量身定制了优惠政策和支持计划,在人才新政中大幅度提高了人才的安家补助额度,并把作为基础人才的高校毕业生纳入人才住房新政,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提成,让科技人员理直气壮地“富”起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