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中林 那天下午,天下着蒙蒙细雨。我带着女儿走在老桥上。桥头的广告牌下跪着一个残疾人,面前的搪瓷缸里只有几枚硬币。旁边,有几个人在那里驻足观望。一位汉子从我们面前经过,从口袋里掏出两枚硬币,随手扔进搪瓷缸里,叮当,抓得人心里一紧———有一枚还落到了水泥地上。乞者对着他深深地鞠躬致谢,而他却昂着头扬长而去,只留下一个背影。我不禁皱了皱眉头。 女儿挣脱我的手,跑向那个乞者。我知道她手里还有准备去买发夹的四块钱,对于她的这种行为我是感到满意的———做人就应该心存善念。叮叮当当,声音格外地刺耳。望着她满足的笑脸,期待表扬的眼神,我把她拉到了一边。我从皮夹里抽出一张十元钱递给她,严肃地说:“去吧。不能扔,要蹲下来,轻轻地放进碗里。” 女儿似乎明白了我的意思,重新走过去,蹲下身子,将钱轻轻地放进搪瓷缸里。不等他致谢,她就飞快地跑回我的身边,我紧着的心为之一松。 对于乞者,我一向抱着不滥施同情心的态度。一方面,我没有办法分辨乞者的真伪;另一方面,担心同情心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一位女士给一个乞者施舍,结果被乞者打伤。这虽是个例,但是对于善良的人来说却是一种无形的伤害。今天,面对女儿,我自然不愿意她看到这些,但我还是希望她懂得人是生而平等的,没有人是低人一等的,即便是乞者,我们也应该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你给予是你在行善,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可以藐视对方。如果没有了尊重,施舍就会演变为一种人格的侮辱。 多年前有个学生小娟。她性格内向,不爱说话。我把她安排在第一排,她也是落落不群。一天,她在操场上捡到了一块钱,跑进教室,把钱递到我的手上。一块钱能干什么?我就随手丢在了她的桌子上,“这一块钱就奖励给你吧。” 不成想,一块钱却滚到了地上。她趴在地上把一块钱捡起来,一张脸憋得通红。 一个月后期中考试,考试的题目是《老师,我想对你说……》。当我阅到她的卷子时,我愣住了。“……老师,为什么你把钱砸到我的桌子上,一块钱不是钱吗?……老师,我捡到一块钱交给了你,我是不是应该得到表扬呢?为什么就不能得到表扬?……老师,我是成绩差,成绩差就应该被歧视吗?……”没想到,我的一次随意竟然伤害了这个敏感的学生。 读着这样的文字,我感到无地自容。我承认自己在处理这件事上是草率了一点,但是以前对于捡到一两块钱不都是这样处理的吗?哪里有歧视呢?可是,现在问题提出来了,反思自己的做法是有些欠妥———怎么能捡到十块钱上缴就应该上光荣榜,而一元钱就不能呢? 我认真地向她道了歉,并在班上表扬了她。同时,我改变了以前的做法,宣布就是捡到一角钱交到班上,也在光荣榜里表扬。 一元钱落地有多响?也许我们从来没有人关注过,但是,当我们真的面对一元钱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有所考量呢?因为一块钱里有尊重,一块钱里有理解,它可能会带给人一生抹不去的记忆。我们只有尊重他人,理解平庸,包容无知,才能低下身子,平等交流,才能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如何对待一块钱,这不仅是一种处事方法,也是一种人生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