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吉晶 宁海记者站 蒋 攀 通讯员 王国杰 这段时间是宁海强蛟镇王石岙村村民王忠安最忙碌的时候。每天天刚亮,他就开着竹排船去采海苔。海苔采摘旺季,地处象山港畔的王石岙村“苔”香四溢。采苔人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 据统计,强蛟镇今年海苔总产量将突破5万公斤,同比增长21%。海苔鼓起了海边人家的钱袋子,收入少的有三四万元,多的超过十万元。 增收背后,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是,当地的海苔大多只经过简单的晾晒或炒制,就销往市场,再由其他企业进行精细加工。也就是说,市场上销售的强蛟海苔只是初级产品,价格较低,大大降低了村民的收益。 碰到王忠安时,他正在清洗刚采来的海苔。“经过去杂质、水洗、晾晒等多道程序,干净美味的海苔才会走进千家万户。”他说,春季水温还好,要是在冬天,在水里泡三四个小时,腿脚冻得都没感觉,甚至还会抽筋。一担海苔100公斤,一般人是吃不消的。夫妻俩几个月里赚个三五万元,靠的是体力。 宋军林是一名海苔收购商,从19岁开始便在强蛟这一带收购海苔,然后批发到宁波、上海等地。据他介绍,晒干的海苔卖到大城市的批发市场,每公斤价格50元到70元不等。强蛟这一带的苔农没有采取品牌化营销,海苔卖不出好价钱。“一旦有了品牌,经过包装的海苔身价倍增。”他不无遗憾地说。 “农户分散采摘、低价销售,这是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不仅利润越来越薄,而且难以形成产业链,海苔的附加值没有得到很好体现。”宋军林说,如果我们打响品牌,开发各种系列产品,直接对接市场,这中间的利润就大了。 王石岙村联村干部陈贤雨也深有同感:收购商重新包装一下,海苔价格直线上升。因此,品牌营销、深加工之路是必然选择。 今年初收购海苔时,宋军林就多次与村里收购大户们协商,提议以合作形式,成立海苔生产合作社。这一想法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目前已有25家收购大户达成初步协议。 为此,强蛟镇政府也积极协调,鼓励农户抱团经营,开辟增收渠道。这几天,陈贤雨和王石岙村“第一书记”邵赋飞几乎隔天就来到村里,了解农户需求,为规范收购标准出谋划策。 强蛟镇相关人士表示,镇里将整合区域内海苔资源,通过收购大户之间合作形式,规范收购标准,积极搭建生产、加工、流通一体式销售平台,逐步形成产业化发展。预计在下个月,强蛟镇将成立宁海县首家专业海苔生产合作社,并推出绿色海苔品牌,告别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模式。 宋军林告诉记者,他对一些出口到日本的海苔深加工企业进行了考察,发现深加工的程序虽复杂但成本不高,利润却十分丰厚。目前,他正着手升级加工设备,把海苔加工成干海苔、烤海苔、味附海苔等产品,开辟更大的销售市场,提高海苔附加值。 图为海上采苔场景。 (何和 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