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4月18日 星期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均工资”
为何总缺乏认同感

  朱晨凯

  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机构发布了2016年春季中国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报告称,32个主要城市职位平均薪酬为7018元,上海以8825元的月薪居首。宁波则以7122元排全国第6位。不过这7122元是税前收入,包括了五险一金部分,和员工拿到手的薪酬的确有差距(据4月14日《现代金报》)。

  “平均工资”年年公布,但公众并不买账,认为自己“被平均”的不在少数,有人质疑“平均工资”统计方法不合理,也有人认为这种统计没必要。

  对于“平均工资”,公众为何缺乏认同感?一方面,统计机构信息不透明,公众对调查结果如何产生、是否精确,没有办法判断。另一方面,“平均工资”没能覆盖社会所有群体和行业,一些人发现自己的实际收入和统计数据差距不小,结果就可能被误读。由于社会收入差距真实存在,而统计机构的统计口径往往“趋利避害”,总往好处说,“平均工资”不但得不到普遍认同,反而很容易引起公众焦虑和反感。

  让公众理性看待和认同“平均工资”,统计机构应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满足公众知情权;还应调整和改进统计方式,扩大统计对象和范围,进一步细化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收入统计,让数据更加全面客观。更重要的是,不能为了统计而统计,对“平均工资”公布了事,而应在综合分析后,把它作为决策参考,在进一步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不断提高低收入行业和群体的收入,缩小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和心理预期差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