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项一嵚 通讯员 张金科 慈溪记者站 邵滢 “以前是我们跑出去,现在是他们找上门!”今年年初以来,位于慈溪宗汉街道的宁波太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接到了国内多家大型钢铁企业和电厂的“绿色订单”,并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攻关国内焦化行业低温脱硫脱硝的重要难题。前不久,太极公司为湖南华菱集团提供的“钢渣脱硫新型环保技术”还被华菱董事长“晒”到了全国“两会”上。 十几年磨一剑的脱硫新招终于火了。“我眼里没有废物,只有资源。”讲起自创的“循环魔法”,被同行称为“草根科学家”的太极集团董事长史汉祥打开了话匣子。“高精尖”的技术,原理很简单:就地取材,将钢厂内的钢渣和电厂内的粉煤灰当成脱硫反应的吸附剂。脱硫反应的副产品富含多种矿物质,是改良盐碱地的好帮手,也是优质的建材原料。 处置钢厂电厂的大量废渣一直是个行业大难题。废渣就地脱硫,成了可再次利用的“金矿”,整个过程没有二次污染,还实现了再增收的“乘数效应”。史汉祥给记者算了一笔“循环账”:钢渣和粉煤灰不仅省下了运输填埋费,还能卖钱。如,钢渣粉可卖到每吨90元至120元,其脱硫副产品可卖到每吨20元至50元。“这还不算省下来的石膏石灰和二氧化碳排量呢!”他说,该技术还能回收工业废渣中的锌、铁、铝等金属元素,实现“零浪费”。 南京钢铁集团、首钢京唐钢铁、包钢庆华煤化工厂……这家位于东海之滨的民企,成为国内众多大型钢厂的“座上宾”。2008年,首钢集团搬迁至河北曹妃甸工业区,当地土壤含沙量在90%左右,又呈现盐碱性,如何减少风沙成为大难题。得到太极公司的“技术输出”后,从前的荒地已变成绿洲。 去年8月,太极公司牵手包钢,在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实施包括固废利用、钢渣脱硫、盐碱沙荒地改造等项目的“区域型循环经济一条龙战略”。该项目投运后,每年可减排约7000吨二氧化硫,消化钢渣粉约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万吨。此技术可为包钢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4亿元。 太极集团总经理史跃展粗略算了一笔“全国账”,每年产生上亿吨钢渣,脱硫消耗上亿吨石灰石,产生1.3亿吨左右石膏。这三个“上亿吨”如果采用“太极环保模式”,不仅能盘活废弃资源,还能为治理雾霾出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