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宁波新闻·深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4月19日 星期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公铁沿线风景常驻

慈城网格化管理强势推进“两路两侧”整治

  图为慈城公铁沿线“两路两侧”整治现场。(徐欣 周戴娜 摄)

  本报讯(记者徐欣 通讯员王瑜 黄利军)在慈城三联村,位于61省道与沈海高速交叉处的高速桥墩下,有一个占地近500平方米的堆场,上面堆放着大量水泥厂大型设备、混凝土搅拌机器、木梁等物品,显得杂乱不堪。日前,慈城镇综合执法局联合区住建局调来专业作业机械,对场地内的大型设备切割并分块清运。据了解,此次清理的设备重30吨,其余垃圾足有5吨。

  “这里正处于慈城高速出口的第一个主要路口,是慈城呈现给外地游客的第一张‘脸面’,美丽整洁,抑或脏乱不堪,都代表着江北和慈城在游客心中的印象。”慈城镇“两路两侧”环境整治办公室负责人、慈城镇综合执法局负责人陈光辉表示。

  “两路两侧”整治,是江北区按照省、市决策部署加快推进区域型城市化建设的重大行动,也是慈城镇推进全域景区化,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内在要求。去年以来,江北区启动“两路两侧”“四边三化”整治工作,慈城按照“大拆迁、大整治、大淘汰”专项行动方案,快速反应,全面发动,啃下了“硬骨头”,解决了“老大难”,换来了公铁沿线的“畅洁美”。然而,“两路两侧”整治亦是一场持久攻坚战,为强化责任整治落实,实现常态化管理,慈城镇今年探索建立了网格化巡查工作机制。

  根据区域位置和各职能部门职责,慈城镇制定了“路长制”“段长制”“片长制”管理制度,共明确由镇级主要领导担任的主要公路“路长”6人、铁路“段长”3人、“片长”4人,领衔承办,把网格化巡查责任落实到一线,并动员村(社区)力量,加强定期、不定期巡查,加大“两路两侧”整治工作推进力度。

  负责慈城镇城北片区现场执法的“片长”———慈城镇综合执法局工作人员王盛钱告诉记者,三联村附近高速桥墩下放置的设备体积大,堆放已久,不知归属何人,整改工作面临挑战。2月下旬,慈城镇政府将该点位的《限期整改通知书》张贴在了场地的桥墩上。半个月后,现场丝毫没有整改动静。

  为此,“片长”“段长”“路长”们开始深入当地居民,细心排查,经过多轮排摸、多方打听,最终了解到该处堆放是三联村村民所为。随后,工作人员们开始了一轮轮登门拜访。

  “起初,他们非常不愿意配合,不同意清理。我们多次上门,告知他们乱堆乱放不仅影响到了综合环境,而且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非清理不可,劝他们主动清理堆放设备。”王盛钱告诉记者。经过多次交心,村民们道出了其中隐情。场地内放着水泥厂的大型设备,体积大、重量重,清运非常困难。了解到情况后,工作人员立即向镇里反映了具体情况。

  清明节期间,慈城镇综合执法局联合区住建局调来专业作业机器对场地内的大型设备进行切割,分块清运。据了解,该处整改也是慈城镇啃下的新一轮“两路两侧”全面推广阶段的又一块“硬骨头”。

  为防止反弹回潮,慈城镇一方面积极与区住建局对接,在该处桥下空间加装围墙隔离栏等设施;另一方面,通过利用“路长制”“段长制”“片长制”,加强网格化监管。“我们通过落实定期巡查机制,明确巡查时间、范围、内容和方法,采用定时定人定点定量定质的方法,和巡查发现问题、督促落实整改、现场复查通过的循环督查模式,实现‘公铁’沿线环境整治长效监管工作向纵深推进,确保整治成果取得实效。”陈光辉表示。

  上周末,在萧甬铁路观庄区域,镇相关部门的党员干部抓紧实施桥下空间的整治工作,对10米高的桥墩“牛皮癣”广告开始进行彻底整治。

  和清理三联村堆场、萧甬铁路桥墩广告一样,许多村和有关部门的同志没有因为放假而休息,而是奋战在一线,抢抓时间攻克“两路两侧”整治的各处整治点,双顶山沈海高速、萧甬铁路两侧、古县城东片区域、前洋村等区域的整治点正在抓紧进度、破难推进。

  新一轮“两路两侧”整治工作已启动。据了解,今年,江北区下发给慈城镇的“两路两侧”问题点位共计194处。同时,该镇自我加压,增加自定任务点位,结合城乡环境提升,确定对古县城的南大门(保黎北路)街景按景区化要求进行提升,对慈城云湖片区的门面(妙金线)进行街景提升综合整治,整理排查出整治点位200余处。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难题,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慈城将紧盯问题清单,强化工作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加强上下联动、部门联动,确保整治整改工作有序推进、无缝对接,千方百计啃下“硬骨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