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5日,一队身着旗袍的姑娘行走在奉化市大堰镇西畈村盛开的油菜花田间。(严龙 毛节常 摄) |
|
四明山赏樱之旅。(周维强 杨若锡 摄) |
本报记者 孙吉晶 宁海记者站 陈云松 四明樱花 开启寻花之旅 每年三四月间,四明山区腹地的四明山镇、章水镇杖锡一带,漫山遍野的樱花争相绽放,如云似霞,与青山绿树相映成趣。 樱花既为当地农户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也成为四明大地靓丽的风景线。当传统种植业邂逅乡村旅游,漫山遍野的鲜花就成了资源,一种全新的业态便开始孕育。 时间回溯到十年前。2006年4月23日,首届四明山樱花、红枫浪漫观赏节在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幕。开幕当天吸引了数百名游客,其中还有远道而来的日本游客。由花办节,这是认识上的一种突破,更是行动上的一大创举,宁波寻花之旅由此拉开大幕,赏花经济也由此萌生。尽管首次活动规模不是很大,但其产生的影响却不可低估。世代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山民做梦也不会想到,土生土长的樱花还隐藏着巨大的商机。 四明山樱花、红枫浪漫观赏节的举办,犹如投入湖中的一粒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短短两三年间,桃花、梨花、油菜花纷纷成了节庆的“主角”,各地的桃花节、油菜花节、梨花节也应运而生,寻花之旅的地域从高山梯田向平原延伸,势头一浪高过一浪。作为节庆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各县(市)和镇乡政府发挥有形之手,为这波“新生儿”摇旗呐喊,营造声势。 鲜花盛开直接带动农民增收。奉化萧王庙街道林家村王家山号称“天下第一桃园”,桃花盛开时节,宁波以及上海、杭州等地的游客慕名而来,赏花踏春。一些村民将芋艿等当地的土特产运到山上,开起了临时市场。游客还可以参加烧烤活动,品尝年糕、笋、芋艿等农家土菜。 说起油菜花,桑洲村民无不感到自豪。凭借油菜花效应,地处宁海西南偏僻山乡的桑洲镇声名鹊起,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今年油菜花季,来到这里的游客络绎不绝,高峰时每天上万人。就在这一拨又一拨的赏花人中,村民们找到了商机,在村口摆摊卖麦饼、笋干等农副产品;利用闲置房屋,开办农家乐,淳朴的山里人在家门口念起了“致富经”。陈家岙村的卢妙芬今年头一回摆摊卖当地的特产麦饼。她说,刚开始游客不多,后来越来越多,于是她发动家里人一起做麦饼,一天收入少则上千元,多的超过2000元。据桑洲镇旅游办统计,从陈家岙至里山季村,整个屿南山岗上共有小摊贩200余家,一个油菜花季产生经济收入40余万元。 “卖树、卖果”升华为“卖风景”,传统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衍生了新的内涵,赏花经济风生水起。 拉长赏花链 有心栽花花更艳 透过发展的光环不难发现,各地打造的花海集中在桃花、油菜花、樱花、红枫等几个品种,特色不鲜明。而且花期集中,赏花期短。这与日益高涨的赏花“需求”形成了矛盾。 宁波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专业的丁春文副教授表示,华东地区不少地方在发展赏花经济,竞争较为激烈。宁波发展赏花经济,要将花与地域特色紧密结合,赋予旅游产品更为丰富的内涵,形成品牌。 三年前,如果游客来到宁海县茶院乡道士桥村,还会看到许多农村常见的油菜花,“同质化”的花海招徕不到客人,收益微薄。这几年,茶院乡尝试“腾笼换鸟”,他们重新整合农田,种上了50亩龙牙、卷丹等百合品种,每亩收益达到6000元,还带来了每天近500人次的赏花人流。农夫小子柘浦农庄的100多亩土地原本是一片没人打理的油菜花田,而今引进种植40余亩的马鞭草花海,花期从5月持续到8月前后。 “一季‘花香’很难产生持久的效益,通过精心布局,引进不同季节的花卉品种,拉长花期,拓展‘四季游’,方为长久之道。”桑洲镇党委书记陈云苍深有感触地说。 正因为看到了“短板”,桑洲镇付诸行动,以打造“花语小镇”为突破口,在培育四季花香、特色花海,提升旅游品味上做文章。这不,南岭村千亩油菜花田刚刚谢幕,塘山村千亩牡丹花海马上“登场”。六七月份,里山季村的百亩格桑花绽放。再往后一两个月,桑洲镇所有梯田将披上金色的稻花。到了十月份,第二季的格桑花复又盛开……一年下来,花香绵延,几乎没有空档。 有心栽花花更艳。但另一个短板同样不容回避———产品内涵单一。“游客到田间山上往往‘一看了之’,附加值低。丁春文副教授建议,从提升游客的参与度作为突破口,打造干花制作、花田农事体验、花卉美食制作等环节,让游客有花可欣赏、有美食可品尝、有活动可参与、有产品可购买。 它山之石,亦可借鉴。本月1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发力供给侧”系列报道中,专题报道了江苏新丰镇荷兰花海“围绕鲜花做文章,打造赏花经济”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报道介绍,如今游人如织的荷兰花海原来只是一片盐碱地。当初种郁金香只是为了美化环境,没想到来看花的人越来越多。看到商机的新丰镇相继投入2个亿打造赏花经济,不仅各种服务设施建起来了,专业婚纱摄影、婚庆、花卉购物城等围绕赏花的一条龙服务更是让游客感受到不一样的周到。赏花服务业的精心打造,让小镇的旅游收入3年翻了30倍,今年有望突破3亿元。 闻香而来 民间资本带动乡村建设 赏花客如流,这其中就有一批民间投资者的身影。 这两天,以石头出名的许家山村频传利好:宁海县旅游集团引资1.8亿元开发建设的400亩五星级房车露营基地近期在许家山村开工建设。依托该基地,宁海在全城物色六处“花海”畔的地块,筹建鲜花风情房车露营基地。无独有偶,总投资5000万元的兰博基尼度假中心项目也挤进了许家山村,圈下43亩土地建80个面朝花海、舒适惬意的客房。高端休闲项目纷至沓来,看中的正是许家山村四周的花海。 而在宁海的南岭、东山、海头、许家山等地,几千万元外来资本投入精品村落建设,改变村庄面貌。 花海经济的溢出效应,给乡村建设带来了契机。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要合理布局“花海”、村庄以及旅游配套设施,重点要强化“花海”的旅游配套服务功能,鼓励发展特色民宿经济。另一方面,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经营的同时,要鼓励群众参股经营。通过土地、房屋产权的置换或租赁等方式,吸纳当地群众将资产转换为资本,参与“花海”项目建设和历史村镇、历史建筑的保护利用和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