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4月21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社区口述历史重构新型社会关系

  《见证———20位市民口述北仑30年变迁》
  蒋红 编
  宁波出版社
  2016年3月
  
  本书是宁波市北仑区档案馆、新碶街道牡丹社区主导下的民间公益社团组织———北仑城市声像记忆工程志愿小组近百名志愿者,历时三年,对工作、生活在北仑的20位市民所做的口述采访、图像采撷、材料整理,汇集成册。全书40余万字、200余幅图片,是宁波市乃至浙江省第一本由志愿者独立完成的社区口述历史类图书。
  《见树又见林》
  [美]艾伦·G.约翰逊 著
  喻东 金梓 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实践社会学是我们观察、思考和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我们只有当对周围的复杂生活有所洞识,才能产生与他人、他物和平相处的智慧,懂得与他人彼此尊重。
  《城市的故事》
  [英]约翰·里德 著
  郝笑丛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这是一本关于城市的故事书———它们如何生长、兴盛、衰亡并自我修复乃至涅槃,它们与周边乡村如何发生吸附效应和寄生关系,它们的鲜活如何依赖贸易网络和外来移民等。
  (图书信息由宁波市新华书店提供)

  许义平          

  

  不论我们怎样定义社区,都回避不了这样的基本问题,即共处于一个社会里的许多个体之间,是被什么力量长期维系在一起的呢?尤其是现代社会,随着劳动分工的细化和专业化,个人主义有了高度的发展,物质主义非但未能像人们期望的那样带来更多的幸福感,反而有可能成为酿就新的社会排斥的温床。人类的相互联系和情感生活、对于地方的归属意识变得越来越稀疏化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种现代性危机之中,如何重构良好的社会关系,从而建设一个富而好善的社会?这便是社区发展的意义和本色。只要我们追随社区生活变迁的小径,我们就将看见无数的可能。

  《见证———20位市民口述北仑30年变迁》正是这样的尝试。1984年宁波市北仑区建区。短短三十年,浓缩了沧海桑田:洋洋东方大港崛起,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宁波保税区、大榭开发区、梅山保税港区集聚在这块585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主体结构呈多元化趋势。由北仑城市声像记忆工程志愿小组近百位志愿者历时两年完成的这本口述历史书,以极少见的从普通居民为主角的社区叙事,在茫茫人海中,撷取20位市民进行采访,以滴水的形式,折射出一座城市的发展变迁。在这里,我们欣赏到社区发展的逻辑之美,解读并寻求社区生活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这是对过去的回望,也是对未来的憧憬。

  我们深知,我们共同拥有的不只是一个市场,还应该是一个负共同责任的社会。在社区发展的诸多头绪中,其中最应强调的是人,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人的参与,以及蕴含在其中的社会关系。这里,20位中外口述者的故事散射出特有的价值和意义。原镇海县县长胡岳成见证北仑海塘、农业的发展;傅信阳先生讲述梅山水浒名拳的渊源发展以及春晓和梅山的变迁;宁波港职工蒋晓东用多年的摄影见证港城的崛起;修鞋女闫丽学英语圆梦成为一名教师;种田卖葡萄的人大代表汪贵章的创业;书法家金燕昌一次偶然“探险”促成九峰山风景区的开发建设;智利外教罗丽娜乐献爱心……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一最为朴素的社会价值观在他们的参与中得到了最佳佐证。

  在这里,我们被一种力量所感染,这是社会的力量,这是向善的力量。点点滴滴中张扬出的对家园的热爱、一种社会责任和公共空间的参与感,这是我们久久期待的小小然而却是真正的进步。他们所做的并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因其渗透在社会生活中间,有助于建立起一个真挚友善、相互信任、相互关心的社会关系,因此弥足珍贵。社会的变迁、社会的进步就是这样悄然发生的。让我们记住马克思最朴素的一句话:历史不是别的,它是人类追求自己的目标所进行的活动。

  在社区,我们彼此相遇。当一个人不再作为个体的单一存在;当你、我、他构建起来的“我们”成为社区的身份自觉,社区这个人类生存栖息地的共同体本色再也掩盖不住了。从某种程度看,宏观社会的变迁是社区生活方式的集合。对于社区生活中的“我们”,我有一种近乎本能的关注,从中激励我思考社区发展最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也催促我对现代社区生活方式作出解释。在多年的关注中,我意识到,“我们”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就生长出来的。社区的今天和过去,都不完全是自然而然地自发产生的,而是社区成员共同建构出来的。

  在这里,20个关于“我们”的故事,包孕着社区生活的厚度。他们在躁动不安、财富至上的时代中,选择安静地思考,坚韧地生活,乐助地行动,在快乐与充实的生存方式中,安顿自己的心灵。这是个体与群体、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有机关联和有机团结,这是生活表层之下的根须。这种个人、社会、行业、单位、家庭形成的包容性、网络状的新型社群结构,在我看来,正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与追求。令人欣喜的是,这样的变化,在中国东海之滨宁波市北仑区正逐步成为事实。

  (该文系宁波市民政局副局长许义平为本书所作的序言,有删节)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