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四明周刊·笔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4月22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泥螺:
滩涂上的美味

  虞 燕

  

  泥螺是一种生活在泥沙质或泥质滩涂上的软体动物,“吐吞含沙,沙黑如铁”,古称“吐铁”。旺发期,小岛周边滩涂上密密麻麻爬行着的泥螺,行动缓慢、憨态可掬,远远望去,像是谁撒下了无数颗黑豆。凑近看,其外壳呈卵圆形,体为长方形,好似一只只小拖鞋。这个时候去捡泥螺,保准满载而归。在阴雨或天气较冷时,泥螺会潜于泥沙表层1至3厘米处,不易被人发现,但有经验丰富者会根据泥涂上留下的一些气孔等“蛛丝马迹”毫不费力地挖到它们。

  江浙沪闽沿海一带的民众自古就有食用泥螺的习惯。泥螺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它还是一味中药———《本草纲目拾遗》载:泥螺有补肝肾、润肺、明目、生津之功能。泥螺以个头大、颜色黄为上品,若以时节论,则以桃花盛开时所产的质量最佳,此时泥螺初长成,肚内泥沙吐尽,肉质尤其鲜嫩肥美,称为“桃花泥螺”。清代潘朗在《梅村竹枝词·吐铁》中有云:树头月出炊香饭,郎提桃花吐铁来。五月梅雨时,泥螺脂膏满腹,酒浸一两宿,肥膏便溢出壳外,晶莹透亮。泥螺在中秋时节进入成熟期,这个时节的泥螺被叫作“桂花泥螺”。“桂花泥螺”虽比不上“桃花泥螺”,但也粒大脂丰,令人垂涎。

  食用泥螺前,彻底清洗是必须的:将从滩涂中捡来的泥螺仔细地洗一下,接着,任由它在桶里爬呀爬,等泥螺头慢慢爬出来,它会把吃进去的泥土都吐出来,然后再反复淘洗干净。岛上最常见的吃法就是生腌醉泥螺:挑选体大壳薄、腹足肥厚的无破壳泥螺,先在其上撒一层盐,第一次不可太咸,否则会导致泥螺个头缩小,肉质发硬。过一个晚上再撒一层盐,倒入适量黄酒(也可以到食用时再放),然后装入瓶中。我们这边有这样一个说法:五月捡来的泥螺要腌五天才可以吃,六月要腌六天,以此类推。泥螺一定要腌透才好吃,如果吃了没腌熟的泥螺可能会发“泥螺胖”———脸会浮肿,过几天才好退掉。食用的时候再放入白糖、生姜等调味品。腌醉泥螺一个个呈透明状,嘬一口,鲜脆香美,清嫩可口,螺肉的清甜加上黄酒的醇香令人胃口大开,怪不得儿时,以几颗醉泥螺为佐菜,一大碗滚烫的白米汤饭便能顷刻告罄。用腌雪里蕻的卤汁腌制能使泥螺受到咸菜卤的刺激,头子会伸出更长,泥土吐得更干净,加入黄酒封罐,能保存很长时间。这种方法腌制的泥螺肉质更嫩,鲜味醇厚且清香扑鼻,别有一番风味。

  泥螺鲜吃最流行的吃法莫过于葱油泥螺了。葱姜蒜切好备用,水烧开放入泥螺,煮至冒泡后关火,捞出泥螺沥干装盘,撒上姜片、葱花、蒜、辣椒,浇上美味鲜酱油。另起锅将适量的油加热,最后“滋滋滋”地倒在泥螺上,拌匀即可。葱油泥螺油亮光润,浓香四溢,在青绿葱花、嫩白蒜瓣、大红辣椒的点缀下,只消看一眼就让人食指大动猛吞口水了。用筷子夹起一个,舌头一吮,肉出壳掉,那种软嫩鲜香的味道怕是吃过一回的人都将永难忘记。将泥螺用啤酒洗净,沥干啤酒后放入生姜末、辣椒、盐、醋、糖等拌匀便是凉拌泥螺了。凉拌泥螺虽鲜脆味美,但肠胃不大好的人不宜贪食。

  沿海生态环境的恶化及掠夺性捕捞,导致泥螺资源日趋减少。野生泥螺显得愈来愈珍贵。再者,泥螺壳极易碎,不能实行机械化,目前只能用最原始的手工劳作方式来获取,捡泥螺往往要连续弯腰作业几个小时,其间,没有任何可以坐下来休息的地方,个中辛苦不言而喻。且吃且珍惜吧。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