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陈忠实为《文学港》题词。 |
本报记者 陈青 2005年1月,陈忠实来宁波参加中国作协六届五次全委会,记者见到的是一位和蔼亲切的老人,低调质朴,没有一点架子,对采访有问必答。在甬期间,他还和文学爱好者交流,参加采风活动,并为《文学港》杂志题词。 那是陈忠实第一次来宁波,但他很关心宁波的文学发展事业。在联欢会上他给我市的《文学港》杂志题词:“文学在这个温暖的港湾里蓄力凝聚,扬帆远航”。创刊近40年的《文学港》依然坚守纯文学刊物之路,刊登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设立了大奖等,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记者昨日联系市作协主席荣荣得知,印象中那也是陈忠实唯一一次到宁波来,“每次参加作代会都会去跟老爷子打招呼,他身体不太好,惋惜中国失去了一位文学大师。” 那一次来宁波,在奉化滕头村采风时,陈忠实和作家们还种下一棵纪念树,他很认真,要把所有的土都埋好。面对成群飞鸽,笑容如孩童般灿烂,认为滕头村是“我看到的最好农村”,赞叹滕头村与已往农村概念完全不一样,是一个花园式的村庄,生态旅游搞得这么好、这么细腻。种植园特别漂亮,“立体种植、反季节种植,让农民耕作起来不会太受天气影响,改变了原始意义上的农业,农民劳动条件、环境包括劳动本身的形式都改变了。” 作为足球迷的陈忠实,还了解陕西国力曾落户宁波。在宁波,陈忠实第一次观看了《典妻》,觉得它像一出歌剧,非常震撼人心。旧社会妇女在心灵上是奴隶,因此柔石的原作《为奴隶的母亲》从更深沉的意义上说,与鲁迅笔下的“祥林嫂”是同等的。相比甬剧,他肯定更爱秦腔。他说,如果用慷慨激昂而悲怆的秦腔来表演,更适合这个题材,效果更好,会催人泪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