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5月05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风行草偃,怎及万木争春

  朱慧卿 作新华社发

  林永芳            

  

  儿时在乡村,不止一次听老人说过这样一个传说:从前有个恶子,嫌老人衰朽无用“拖累”自己,于是有一天让儿子帮他一起把老迈不堪的爷爷放进藤椅,抬到深山老林丢弃,打算任其自生自灭。返回时,他将藤椅顺手扔掉,可他儿子立即又把藤椅捡了回来。他问:干嘛要捡回来?孩子认真地回答:等你老了,我好用这藤椅抬你呀!他大为震惊,赶紧返回遗弃老父的地方,将老人抬回家颐养天年。

  当乡邻们引述此故事时,难道是旨在论证古时生产力水平如何低下、生存资源如何匮乏、残酷的“弃老”陋习如何不绝如缕吗?不。他们想要进行的分明是一场“上行下效”的家庭版警示教育:你在做,他在看,你今天怎样为人处世,将来孩子就会怎样如法炮制。

  一个家庭如此,那么一个社会又是怎样呢?史载,公元77年,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长子、国舅马廖上疏长乐宫,剀切陈词:“夫改政移风,必有其本。传曰:‘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长安语曰:‘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为投楚王之好,竟然宁可纷纷饿死,身居高位者的示范引领作用是多么强大,多么可怕!

  历史上还有许多同类故事。比如“越王好勇士”、“齐桓好衣紫”———因为越王勾践喜爱勇猛之士,所以将士争先恐后,在越王主持的一次演练中,蹈火而死的近臣就有一百多人;因为齐桓公喜欢紫色衣饰,以致“阖境不鬻异采”,齐国境内都没人卖其他颜色的东西了。居高位者哪怕一个小小爱好都足以引领潮流,并且老百姓往往不会傻乎乎地光听你“怎么说”,而是看你实际上“怎么做”。

  其实,孔子对此早已有过高度概括:“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这里“君子”二字。指的不是今天所说的“正人君子”,而是身居高位的上层人物。鲁国掌权者季康子对孔子说:“我打算反腐倡廉,杀掉无道贪官,以此成全贤能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回答:“您治国理政,哪里用得着全靠杀戮的手段呢?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者的品德好比草,风往哪边吹,草就必定跟着往哪边倒。”

  成语“风行草偃”,说的就是官德和民风之间的这种关系:民风正不正,关键在于“君子”怎么做;在位者自身不正,下面的风气自然就歪。谓予不信,试看有些人开出的弘扬国学、坚定信仰、培树典型之类的“处方”,为何治不了民风不淳、官风不正,假酒、假药、毒奶粉横行于市的顽疾?症结就在于,“导师”问题成堆,所推销的“思想”又如何能令人信服?

  道理并不复杂,人们也并非愚蠢。可如何将“不正”者真正摒弃于“上梁”之外?至少得守住两个环节:其一,当政者要率先垂范;其二,要确保举贤才、用贤才。由于人性中天然具有好逸恶劳、趋利避害等特点,这就决定了善始易、克终难,若没有持续不断且稳定的外力来制约、监督、鞭策,仅靠当事者的自觉,是不可能做到时时、事事率先垂范的。缺少了制度的保障,“风”往哪儿吹,全凭身居要职者一念之差,听任“风行草偃”实在太靠不住。

  有鉴于此,现代政治设计中用了两招———以“民选”来保证“举直错诸枉”(将正直的人才选拔出来,可以让邪曲之人也变正直),以“法治”来防止“举枉错诸直”,从制度上确保邪曲不正的人伪装得再好也无法久据高位,肆意污染吏治和民风的“水源”。唯如此,才能使蛮荒状态下忽东忽西的“风行草偃”,进化为稳定有序的“万木争荣”。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