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政治纵深·观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5月09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由盆景到风景 由个人到团队领头人

明星志愿者如何实现华丽转身

  象山县雄鹰应急救援队
  社会组织编织的爱心衣物
  来宾参观象山县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记 者   杨静雅

  北仑记者站 金旭孟

  据市民政局统计,截至2015年12月,我市共有依法登记的法人社会组织6186家,比上年增长约7.4%。此外,我市城乡基层还活跃着12149个经过备案的基层社区社会组织,涵盖我市城乡基层社会各个领域。这些社会组织的领头人一部分就是由明星志愿者转化而来。他们最初只是一个热爱公益的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或由于持之以恒,或由于服务到位,成为明星志愿者。接着,他们依靠自己的影响力,组建公益性社会组织,有了自己的团队,干成了很多过去自己单枪匹马干不成的事。他们组建的社会组织在反映诉求、提供服务、促进和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政府、市场一起形成了多元参与、共同治理的良性格局,成为我市党委和政府的左膀右臂。

  胡亚佩

  将三个志愿队伍并为一个社会组织

  2012年,成立“蒲公英”爱心团;2013年,成立“大港风”红娘工作室;2014年,成立“百灵鸟”家庭环保登山俱乐部;2015年,成立北仑“百灵鸟”公益联盟……胡亚佩是北仑区新碶街道妇联主席、百合社区党委书记,网名叫“东极妈妈”。近5年来,她从一名普通的志愿者转型为三个志愿服务团队的领头人,再转型为北仑“百灵鸟”公益联盟掌门人。

  胡亚佩从2010年开始成为一名志愿者,主要从事助学等志愿服务,除了自家结对了几个贫困学生外,还牵线搭桥,替一些贫困生找到了结对助学者。

  2012年的一天,胡亚佩在走访企业时,一位老板无意中提到自己想找十几个贫困学生长期结对。借此机会,胡亚佩成立了“蒲公英”爱心团,开始不间断地为爱心企业、热心人士搭建助学和助困平台。

  2015年9月,“蒲公英”爱心团在北仑区征集到特殊家庭的50个微心愿。胡亚佩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这一消息后,4小时里50个微心愿被认领一空。患肝硬化的刘娟母女、患病毒性脑瘤的小嵋……胡亚佩和她的志愿服务团队挖掘特殊家庭的需求,帮助这些家庭。

  胡亚佩每周都去爬山,看到山上有游人留下的垃圾,便产生了成立一个团队、在爬山时顺便捡垃圾的想法。2014年5月,胡亚佩成立了“百灵鸟”家庭环保登山俱乐部,招募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志愿者,在爬山时随身携带塑料袋,边爬山边捡垃圾。由于每次活动结束,不少人都会在微信上分享这种“随手公益”的快乐和满足,渐渐地感染到了身边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如今,“百灵鸟”家庭环保登山俱乐部已经有400多个家庭加入。俱乐部建立到现在,共组织登山活动60余次,足迹遍布北仑周边各个登山游步道。

  胡亚佩还成立了“大港风”红娘工作室,免费为单身男女搭建婚恋平台。

  去年下半年,胡亚佩把“蒲公英”爱心团、“百灵鸟”家庭环保登山俱乐部以及“大港风”红娘工作室统一整合为“百灵鸟”公益联盟。有了“百灵鸟”公益联盟这个社会组织,胡亚佩的资源更多了,天地更广了,做的事也更大了。

  去年下半年,“百灵鸟”公益联盟得知一位客居嘉兴的北仑人竺盛祥因肝硬化病情恶化急需治疗,便在北仑发起了救助他的行动,八天时间就为竺盛祥募集了21万元治疗费。接着,胡亚佩又带领“百灵鸟”公益联盟成员于今年1月举行了“唱响百灵鸟之歌”大型公益慈善新年演唱会,演员、观众都是胡亚佩通过“百灵鸟”公益联盟在短时间内动员起来的,演唱会门票所得全部用于公益事业。

  “如果不是成立社会组织,有了近千会员,大家一起做事,这样的大型演唱会是无论如何搞不起来的。”胡亚佩说。如今,“百灵鸟”公益联盟服务项目有环保登山、爱心奉献、助学帮困、敬老爱老等。

  何美蓉

  成立个人工作室服务群众

  何美蓉是奉化状元楼利民办公用品商店负责人,18岁时,何美蓉因伤致残,是很多素不相识的人挽救了她的生命,从那时起,她就下决心要尽自己所能帮助他人。虽然收入微薄,但她却坚持做志愿者,从事公益事业。

  从2000年开始,何美蓉每年捐出2000元爱心款,给自己所居住社区干部,用于帮助残疾人,自己也结对了好几个贫困家庭的学生和残疾人。2009年,她给农村留守儿童讲课,出资购买学习用品;2013年,她为帮助得白血病的小女孩吴冰莹,进行了2次长达24小时的义卖,最终筹款297365元;2014年中秋节,她联合一家面馆让20多名留守儿童吃了一顿团圆饭,还给孩子们送去礼物……一年中,何美蓉有三分之二的时间花在志愿服务上。

  近几年,何美蓉一直在思考:社会上有这么多需要帮助的人,而自己的力量很微小,怎么才能发动更多的人和自己一起帮助他人?于是,在奉化市岳林街道领导和社区书记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6月7日,何美蓉所居住的奉化民主社区成立了社区社会组织———“何美蓉工作室”。何美蓉担任队长,组织开展志愿服务。

  工作室成立后,大批有专长的热心人加盟其中,他们中有个体户,也有公务员,服务项目几乎涵盖了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工作室有32名志愿者,每个月推出四五个服务项目,还经常举行进农村、进广场、进社区、进山区等便民服务。

  在何美蓉的带动下,工作室的志愿者热情服务群众,涌现出很多感人故事。去年8月,一名家住萧王庙街道云溪村的残疾人给何美蓉打来电话,说他家的电视机坏了,从事电视维修的队员陈维杰第一时间赶到他家中,却发现这台电视机已经没有维修的价值了。何美蓉便将自己店里的一台二手电视机送给了对方。

  现在何美蓉工作室建立了两个微信群,一个是何美蓉工作室“爱心群”,专门搜集各类需要帮助的人的信息,以便及时为他们提供帮助;另一个是何美蓉工作室“师傅群”,里面是各行各业有一技之长的师傅,一旦有谁需要相应的专业援助,“师傅群”的师傅就会挺身而出,随叫随到。去年初冬,何美蓉从爱心群里看到,莼湖西榭村有9户居民火灾后需棉被和冬衣,当天晚上,何美蓉便赶去采购,第二天清早和其他志愿者为受灾户送去了9条新棉被和100多件冬衣。

  哪里有需要,何美蓉就到哪里提供服务。今年2月28日中午,何美蓉带领20多位志愿者到奉化市烈士陵园祭奠烈士,临走时,志愿者们还不忘把陵园里的垃圾清扫带走。

  陈军浩

  带领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购买服务

  今年年初,在2015年浙江省社区矫正工作十大亮点回眸中,北仑“红领矫正”模式入选。开创“红领矫正”模式的人叫陈军浩,他也是从明星志愿者转型成社会组织领头人的。他的和他所带领团队的服务,让社区矫正由单纯的“管制”变为量身定做的“帮扶”。

  陈军浩是一名老党员,也是北仑区和宁波市的志愿服务明星。2012年5月,陈军浩成立了一个社会组织———北仑区新碶街道红领之家。

  陈军浩说,成立“红领之家”的初衷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尽一点绵力,增强党员为群众服务的意识,从而提升党员的形象。这个想法,很快得到新碶街道党工委的支持。为了让这个社会组织能有效开展活动,新碶街道党工委对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做出了要求,在考察期、预备期内,必须参加不少于24小时的义工服务。

  “红领之家”自成立以来,已经吸收了800多人加入,会员服务的身影出现在敬老院、医院、马路、公园等各个地方。

  2014年8月,北仑区新碶街道向“红领之家”购买社区矫正服务。在与政府签订的协议中,“红领之家”需组织社区服刑人员开展每人每月两小时以上的法制学习教育活动和同等时长的社区服务活动。同时,“红领之家”的志愿者们还得定期走访社区矫正人员,开展心理辅导、困难帮扶等,记录他们的活动情况及思想动态。

  “过去,12名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要面对全区425名矫正人员,而现在‘红领之家’的800余名注册志愿者都能参与帮扶,可实现‘一对一’甚至‘一对多’。”据陈军浩介绍,加入社区矫正工作的不仅有公益组织的志愿者,还有不少心理、教育领域的专业人士。

  19岁的小金因偷盗手机被判拘役5个月,缓刑8个月。被学校开除后,内向的他变得更加孤僻。有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黄伟君主动对他及家长进行心理辅导。黄伟君建议小金搬家、找份工作,每次帮教谈话中,都技巧性地为他排解心理压力,疏导压抑的情绪。这让原本沉默的小金开始愿意主动与黄伟君沟通,情绪也变得稳定。

  为帮助社区矫正人员重建自信,“红领之家”组织社区矫正人员与志愿者共同进行公益活动,并统一通过网上报名。这一举措激发了社区矫正人员参与公益活动的主动性,让他们对再次融入社会充满希望。

  “以前全部是矫正人员,他们身上的一些缺陷容易相互影响。而现在,他们‘隐身’志愿者当中,一方面能更容易接受自己,另一方面也能看到更多美好的东西。”陈军浩说,现在他们很多人的身上也有了让自己振奋的正能量。

  试点运行以来,“红领之家”所联系的社区服刑人员脱管率、再犯罪率均为零。

  延伸阅读

  如何让社会组织质与量双提高  

  记 者 杨静雅 通讯员 梅 薇

  

  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鼓励做大做强社会组织,成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培育和孵化社会需要的社会组织,使我市的社会组织在数量和质量上实现了双提高。

  成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

  面对数量不断增加、日益多样化的社会组织,政府传统的行政管理手段已经很难适应现实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在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搭建一个“民管民”的服务管理枢纽平台,这样的社会组织被称为“枢纽型社会组织”。近年来,我市部分县(市)区和街道尝试建立了这种由政府支持成立的枢纽型社会组织。2010年12月23日,海曙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正式开张,作为浙江省第一个吃螃蟹的县(市)区,海曙区为此投入了近百万元,全区上千个社会组织从此有了自己的家。此后,我市各地纷纷成立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区域内的社会组织建设共同的家。

  实践证明,这些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不仅给了辖区内的社会组织一个家,增强了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而且孵化或扶持了一些社会急需的社会组织,满足一部分居民的多元化需求。

  政府和社会资金进行扶持

  2013年以来,我市民政部门已连续三年开展了公益盛典、公益项目设计大赛、“三百对接”(百家民营企业、百个社会组织、百个公益项目对接)行动、公益集市、十佳公益项目暨优秀公益项目案例评选、名医下乡直通车等项目,吸引上千万元社会资金资助参与社会公益服务项目,引导全市社会组织、民营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发挥各自优势,广泛参与公益事业,开创了融公益需求、公益投资、公益服务于一体的多方共赢的社会公益新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为社会奉献爱心、注入正能量的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了公益人才,激发了社会大众参与公益的热情。

  去年,市民政局根据《宁波市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试行)》,下发了《2015年市本级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发展项目工作的通知》,启动了项目申报工作,全市共69家社会组织申报了77个项目。为规范项目申报,市民政局组织举办了2015年市本级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支持社会组织发展项目负责人培训班,就项目规范、项目设计、项目执行等进行了专题培训。经专家评审,最终确定了35个立项项目,其中社会服务项目10个,共计安排资金150万元,规范化建设项目25个,共计安排资金273万元。同时,市本级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还对去年获评4A级以上的25个社会组织给予了共计54万元的专项补助。

  市民政局还在市本级设立了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每年500万元财政资金),用于社会组织发展服务项目补助。海曙、江东、北仑、鄞州、镇海、余姚、慈溪等地也都设立了社会组织专项发展资金。市县两级公共资源逐步向社会组织配置的机制初步形成。

  去年,我市民政部门还配合市委组织部做好“公益集市”相关工作,推出公益项目136个,对接各类资金近500万元。

  出台政策简化手续

  2013年,我市在市级层面出台了《关于加快建立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此后相继出台了《关于开展四大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的通知》《关于加强社会组织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通过深化改革、系统设计、项目引领,全面推进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着力建立社会组织管理长效机制,促进全市社会组织数量稳步增长,质量整体提升,功能逐步发挥。

  近年来,我市适当降低了社会组织“进入门槛”,按照统一登记、分级负责、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要求,对除了政治、法律、宗教类社会组织之外的行业协会商会、科技服务、公益慈善、城乡社区服务等四大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据介绍,实行直接登记制度以来,全市各级民政部门新成立登记社会组织中,直接登记的占登记数的10%。

  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

  近年来,我市出台实施了《关于推进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规则、流程及监管职责分工。特别明确提出,今后各级政府部门在选择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时,应从民政部门公布的具备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中优先选取。2014年,市民政局先后公布了三批市本级共140家具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和购买服务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还公布了《2014年市民政局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目录》,为推动政府部门出台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指导目录起了示范作用。

  本版供图:杨静雅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