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正伟 路上行车,随手打开收音机,央广播报的一则早新闻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这则消息的大意是说目前全国各类众创空间的数量超过了4000家,已呈饱和之势,最明显的例子便是深圳最大的众创空间“孔雀机构”最近关停了。 去年被称为“众创空间元年”,我们的身边也一下子冒出了不少众创空间。有叫“创客”的,有称“创智”的,笔者没有去统计,但感觉再发展下去,恐怕要“满城尽是众创空间”了。 这种势头,是好事吗?我看不尽然。就宁波这样规模的城市,究竟需要多少众创空间、什么样的众创空间,恐怕调查后才有发言权。找到适合的定位和模式才是上策,而不是人“创”我也“创”,为了“创”而“创”。 众创空间的运营模式在度过了初期政府扶着上马的“试水期”后,目前大多交由第三方进行市场化操作,这就存在一个隐忧:在创业项目出成绩较晚的情况下,第三方需要投入足够的耐心和资本,只要有一个条件“崩盘”,众创空间就有“断炊”的危险。目前国内高企的房价、租金和高昂的人力成本,众创空间正面对第一波考验,好多没有政府资金注入或者扶持不及时的众创空间日子立马紧了起来。深圳关停的几家众创空间,几乎全部“栽”在这一点上。 再说时下众创空间的这股热乎劲,真的是市场需求驱动的吗?冷静地想想,一些众创空间的出现,似乎投资者看中的是“套现”的机会。这话或许有点“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感觉,但我们稍微捋捋,是不是这样的逻辑:借着政府大力推广的机会,先弄个众创空间,把该得的政策待遇和资金装进兜里,至于将来能孵化出多少好项目,那是以后的事。实在不行,不是还有政府“善后”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