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奉化记者站凌青 黄成峰 记者徐欣)一晴一雨、一热一凉的天气,让奉化市20多万亩笋疯长。笋多了,鲜笋卖不出好价钱,笋干又因阴雨天气晒不好,怎么办?奉化最近研发出来的智能烘干房为竹笋“去库存”开辟了新路径。 奉化市一竹笋专业合作社的虞如坤从去年开始就在研究这个问题。以前农民做笋干基本是靠日晒,无论时间周期、工艺质量还是卫生状况都不适合规模销售,如果能通过机械智能烘干,这些问题便迎刃而解了。笋农不再为新鲜竹笋不耐藏、卖不上好价钱发愁了。 今年,虞如坤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该竹笋专业合作社与一家设备生产企业开展合作,引进竹笋热泵烘干技术,利用合作社现有的冷链储藏设备和电商平台,尝试走出一条新路。记者在银龙竹笋专业合作社看到,一只烘干箱容积有40立方米,采用自动控恒温装置,不到24小时,一箱鲜笋就可烘干完毕。 据了解,农户自己晒笋干,以自然光照为主,一般每一批加工时间需要7天到10天,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风味也会随之改变。使用智能烘干技术后,笋干色泽鲜亮,笋香四溢,更卫生,营养流失少。目前这家合作社今年预收购15万公斤鲜笋,同时,合作社已注册了商标,着手外包装设计,准备投放市场。 “现在,我们有一个笋烘干研究团队,专门根据毛笋烘干的特点,改进烘干房工艺,进一步降低笋干烘制的成本。”虞如坤说,这个小小的烘干房是全省第一家,现在不少笋加工企业已经向他来“取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