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 近日,“礼让斑马线”活动启动后,多数市民表示支持,但也有人认为,中国人多,斑马线前车等人的话,容易降低通行效率,甚至带来交通拥堵;也有人担心,如果行人随意过马路,前方减速礼让的车反而会给后方通行的车造成视觉盲区,一不小心就会撞上过马路的行人。 这些担心不无道理。几年前,“公交车礼让行人”伊始,也出现过上述问题,而现在“公交车礼让行人”已成为宁波的一道独特风景。“礼让斑马线”是机动车的道德与法律义务,汽车社会,应确保行人的“路权”,为相对弱势的行人构筑一顶生命安全的保护伞。 以往,斑马线上“车不让人”是普遍现象,可在大伙儿愤怒与谴责后,一切如故。有人认为这是执法缺失造成的,交通法规里有“车让人”的相关条款,但相对于对“酒驾”“醉驾”的严查深究,各地对冲抢斑马线的查究力度明显不足;加上很多人以为“车让人”只是文明规范,对斑马线缺乏敬畏。 “礼让斑马线”的目的,是培养司机对生命的敬畏意识,但不是说行人在斑马线前就可以我行我素,也需认真观察路况,按规则通行。只有双方良性互动,大家才能树立起文明出行的自觉意识。这是一个长期过程,但并非不可实现。就拿现在的杭州来说,市区主要道路上斑马线前的礼让率达到93.91%,公交车“礼让斑马线”率达到99%,成为交通文明的标志。但为此,杭州花了9年时间,从公交车首当文明先锋,到监管部门严格执法、舆论宣传配合,功夫没少费,其间发生的汽车斑马线上撞人致死案,更是成为热点事件。 我市“礼让斑马线”活动仍处于初期阶段,市民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尽如人意在情理之中。但只要我们着手解决了,引起了每个交通参与人的重视,坚持下去,“礼让斑马线”必将蔚然成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