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7日电 记者 高亢 刘硕 郭靖宇 资费降了多少? 近日,三大运营商秀出提速降费成绩单:截至2015年底,中国移动全年手机上网资费较2014年下降43%;中国电信流量平均资费同比下降31%,有线宽带单位带宽价格下降58.8%;中国联通移动数据流量综合单价降27.0%,固定宽带单位带宽平均单价下降49.6%。 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表示,2015年三大运营商因提速降费少收了400亿元,按照13亿用户计算,去年我国平均每人每月省2.6元。 尽管工信部肯定了运营商的工作,但大家最关心的是,这些光鲜的下降比例是怎么算出来的? 先“科普”一下,我国推行的降费是指降低流量基础单位平均资费,简单来说就是降低每1MB的移动流量或每1Mbps的宽带单价,而非直接降低我们通信套餐总体支出费用。 然后再给中国电信算笔账:以移动流量为例,流量平均资费=全年流量总收入/全年总流量,中国电信去年全年流量总收入为478亿元,除以全年总流量55.5万TB,得出流量平均资费为0.082元。这每MB0.082元的流量平均资费比2014年的0.119元降低了31.6%。而2010年中国电信流量平均资费为每MB0.4元,是2015年0.082元的近5倍。 据通信专家介绍,我国运营商基本都按照此方式计算流量平均单价,固定宽带平均基础资费基本也采用类似的方式计算。 网络覆盖和网速提高了多少? 据介绍,截至2015年底,我国接入网光缆新建长度达276万公里,同比增长近三成,光纤长度够围地球赤道绕69圈。 “签约带宽和实际可用带宽的差异也会影响用户体验。”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熬立介绍,电信企业与用户签约的是接入速率,但用户实际可用下载速率将受到城域网、网间互联互通、国际出入口、网站服务器等因素影响,往往达不到签约理论速率。 中国宽带发展联盟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我国实测用户可用固定宽带平均下载速率为2.93Mbps,到2015年,尤其在提速降费实施后,宽带速率开始呈现大幅度提升,截至2016年第一季度,用户可用宽带平均下载速率从4.25Mbps提升至9.46Mbps。 消费者为何感觉不明显? 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衡量信息社会报告(2015)》显示,我国手机上网价格排名19位(共183位,越靠前越便宜),较美国(68位)及日本(53位)靠前;2016年2月,移动网络服务分析公司“公开信号”发布的全球移动网络报告显示,世界4G网速排名中,中国以14Mbps位列全球第31位,高于日本12Mbps、俄罗斯和美国的10Mbps。 从官方和运营商发布的数据,到我国在国际上各种排名,看着都不错,可消费者为何感受不明显? 电信专家分析,首先,降费程度没有达到大家的期望,市场竞争不充分,个别服务和资费仍偏高;部分业务存在明显不合理和霸王条款之嫌,服务的限制过多,解释和提醒不到位,让消费者钱花的“不痛快”,人们自然对运营商“提速降费”的诚意打了个问号。 消费者对于降费感觉不明显的另一原因是,我国用户使用移动流量近年来呈现爆发式增长,在单价降低的同时通信资费的总体支出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中国电信数据显示,资费的下降带来月户均流量的快速增长,由2010年的100MB增长到2015年的386MB,户均流量消费支出由2010年的40元/月下降到2015年的31.7元/月,变化并不大。 据《2015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我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41.87亿G,同比增长103%,比上年提高40.1%。月户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389.3M,同比增长89.9%。手机上网流量达到37.59亿G,同比增长109.9%。 不难看出,移动网络接入流量和用户月均接入流量的攀升,恰恰达成了提速降费“薄利多销”的目的,公众已开始越来越习惯使用手机上网、刷微信、玩网游甚至是频繁观看视频,这都是流量消耗暴增的原因和提速降费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