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学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5月19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端声音

  供给侧改革有三大任务

  真正落地要激发创造性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辜胜阻指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践行新发展理念、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三大任务:优化供给结构、创新驱动供给侧以及改革引领制度供给。

  首先,要通过“减法”和“加法”实现结构调整,推进供给结构优化。供给结构的优化升级要减少高耗能、高污染的无效供给,化解过剩产能,大力淘汰“僵尸企业”;要改造落后供给,盘活呆滞供给,提高供给品质,适应国内消费者不断升级的需求,减少消费外流;要创造新增供给,鼓励企业通过创新进入“蓝海”市场,为消费端制造“惊喜”;要补足短缺供给,加大公共产品供给,在垄断行业引入新的投资者。

  其次,要以创新驱动供给质量和效益提高,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是相对于需求侧而言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要素投入,二是效率的提高。供给侧改革是要从原来依靠人口红利和土地红利等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再次,要以改革引领,强化制度供给。制度创新是“解放生产力”最关键的创新,它会打开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空间,使市场总各主体的活力竞相迸发。改革是优化制度供给的唯一途径,要靠改革来引领制度供给,激发人的积极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真正落地,主要靠激发市场主体、创新主体与推进改革主体这三大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重振企业家精神,激活科研人员创新精神和官员的担当敬业精神。

  中国企业“走出去”

  要学会使用国际语言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研究中心主任李开孟表示,中国企业“走出去”要规避风险,不但要转变观念,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还要学会国际语言。

  国际市场把投资项目分为两类,一类是公共项目,一类是私人部门项目。公共项目涉及公众利益,有一套公共项目的审查机制,私人部门项目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按照市场机制、市场配置资源的思路来审查项目。国有企业的名义对外投资,尤其到发达国家时就会存在问题,因为发达国家会认为国有企业代表的是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投资项目的安全审查和一般的市场化私人项目是不一样的,要求是更严格的。我们的国有企业都是市场化改革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了,完全都是商业化的项目,但是国外不听这种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到境外投资如何讲好国际语言,对于我们的国有企业,要补上这一课。

  教育决策机制需完善

  利益相关人参与决策机制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银付认为,教育决策机制要完善利益相关人或其代表参与决策机制。利益相关方参与决策,是民主决策的重要体现,是公共政策出台的应有程序。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就要建立和完善利益相关方和社会相关方面有序参与决策的机制,以共治求善治。

  政策就是价值和利益表达。从民主决策来看,一要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现实,充分征求和合理反映不同利益主体的意见建议。二要建立争端解决机制,使政策符合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如问一项政策对与错,可能见仁见智,如问一项政策是否得到多数人支持,则比较容易操作。但这里仍有三点需要关注:一是取样是否科学,有时会面临“沉默的大多数”。二是有时不能采用简单多数,这就要在强调民主决策的同时,坚持制度理性和专业选择,关键是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有时大多数是相对的。例如进城务工人员在流入地、就学地考试,就会存在不同范围的多数,这时就需要分析和统筹。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