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宁波新闻·民生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5月20日 星期五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育年龄提前 肥胖率增加

我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堪忧

  本报讯(记者陈敏)昨日,全市高中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宁波外国语学校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我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堪忧,10多年来,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无论是合格率还是优秀率在全省排名中均较靠后,而且学龄越高,体质越差。

  2015年9月1日至10月31日,我市11个区县中小学校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组织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736117名学生,进行了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3个方面11项指标的测试。

  从测试结果看,我市中小学生的综合体能素质在逐年提高。在主要体能素质指标上,如耐力跑、50米跑、仰卧起坐项目,相比2013年和2014年,优秀率逐年提高,提升的幅度一般在每年1%—2%,部分指标甚至有5%—6%的提升幅度。但是,全市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发育年龄提前,肥胖率逐年增加

  从测试情况看,相比2013年和2014年,我市中小学生平均身高体重逐年增加,但体重的增幅大于身高。

  从测试情况看,男生肥胖问题相比女生更为突出,目前男生的肥胖发生率为7.4%,女生的肥胖率为4.8%;城镇男生肥胖率普遍高于农村。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中小学生肥胖率逐年增加,可能与学生运动量少,父母溺爱,过度保护,不让其运动及提供过多营养食品导致营养过剩有关。

  与此同时,我市中小学生发育年龄呈逐年降低的趋势,从2010年到2014年,青春发育期提早了一至两年。

  城镇学生体能综合优于农村

  在主要体能素质指标上,如50米跑,城镇男生、女生都显著优于同龄的农村学生。教育界有关人士认为,出现这一现象,一方面与营养条件有关,城镇学生营养条件更好,另一方面与城镇教育设施建设更完善,学校教育更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有关。

  如何提高农村中小学生体质?有关人士建议,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校体育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扶持力度,同时对农村中小学校食堂提供部分补贴,针对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餐费补助,保证困难学生在发育阶段能有足量和全面的营养。

  与此同时,从测试情况看,我市不同区域间中小学生体能素质合格率差异不大,但优秀率差异明显。

  高三体质下滑现象明显

  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显示:学龄越高,体质优秀率越低,进入高中之后,呈逐年下降趋势,到高三时更是下降到低谷。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潜在原因可能是高考的升学压力,导致部分学校和学生在进入高中后,过于注重应试教育和考试,而忽略了体能锻炼。

  针对这一现象,有专家提了三点建议:不得压缩高三阶段的体育课程时间;增加晨练的时间和锻炼量;将部分体质测试纳入高中学考考核范围,督促学生在文化课之外保证一定时间的锻炼。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