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乡村发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5月25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打造美丽经济 收获生态红利

象山方家岙:洁美与富民“琴瑟和鸣”

  清溪茂林吸引游客来到方家岙
  “最洁美村庄”里的责任牌
  本版图片 沈孙晖 王珏
  方家岙民宿

  本报记者 沈孙晖 王珏 象山记者站 陈光曙    

  编者按<<<

  去年10月至今年年初,我市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行动,评出首批10个“最洁美村庄”。一时间,洁美成为人心所向、千村所向。几个月过去,本报记者将回访这些村庄,探寻这些村庄的洁美密码和发展轨迹,感受他们的文化底蕴和独特魅力,讲述这些村庄在环境之美、乡风之美背后的故事,总结提炼这些村庄在“民富村强”道路上的新探索、新做法和新经验。期待在这些龙头村庄的示范带动下,在我市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的征程中,一个个“盆景”早日连成一道道“风景”,“一村美”大步迈向“一片美”。

  山上,有修竹茂林;村里,有清溪古桥。天阔风微,溪流淙淙,树木葱茏,穿行在象山墙头镇方家岙村,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立足依山傍水的资源优势,方家岙以环境整治为起点,大力发展民宿经济,开拓乡村旅游,带动村民和村集体双增收。同时,村里又积极“反哺”环境提升,进一步吸引游客,全力打造美丽经济,释放生态红利,形成了环境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最洁美村庄”成了“请柬”

  走在村子景区沿线,不时看到“宁波市最洁美村庄———方家岙”的标牌,每块牌子上配有一位村干部的照片,标明职务及卫生包干区域,并有相关承诺:在负责的区域内清洁服务质量努力达到无堆积物、无污泥积水、无果皮纸屑;路面净、边角净、果皮箱净。

  “方家岙有‘三好’,卫生好,空气好,环境好!”几位在洁美村庄标牌处驻足细看的游客告诉记者,他们来自大徐镇,慕名前来方家岙村观光游览,“农家饭菜也很可口,村民非常文明、热情。”

  洁丽是最好的“请柬”,方家岙已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今年春节至今,已经有2000多人来此考察,取经“洁美村庄”,其中还有来自台州等地区的。大家实地走访后,纷纷给予高度评价。

  日益整洁的村容村貌背后,是村民的环境卫生意识不断增强。60岁的村民王德良每天除了把自家门前屋后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主动帮左邻右里打扫。白天,他喜欢在村里转悠“挑刺”,看到路上有细碎的垃圾,就会下意识捡起来。如今,家家户户收集生活垃圾后,一改往日坐等保洁员上门收取的懒散,主动投放到垃圾集中投掷点,且村民之间相互监督、提醒,“比如在水洗池洗菜、洗碗遗留的菜叶等垃圾,大家会自觉按要求放进旁边的垃圾桶里。”村党支部书记欧昌伍说。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游客纷至沓来。如何保持、巩固洁美环境,成为村里的重要工作。

  今年,方家岙保洁员由原来的5人增加到10人,各有分工,有的维护景区环境卫生,有的则专门致力生态保护和绿化管护。“首批‘最洁美村庄’的称号,让村里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欧书记说,现在村干部还有另一重身份———义务卫生监督员,每天村里安排专人监督,责任到人,下一步他们还打算补好垃圾分类的短板。“村干部为保持村容整洁做出积极努力,无形中也带动了我们积极参与。”一位村民告诉记者,大家有意识地爱护家园,保持洁美容颜。

  环境治理与强村富民的良性循环

  “绿富美”的方家岙如今已是象山美丽乡村的一块“金字招牌”,可谁曾想到,20多年前它也是“蓬头垢面”,顶着脏乱差的“帽子”。“村里光露天粪坑就有六七百个,许多村民甚至将粪坑当成‘家产’代代相传。短短500米溪坑里倒满垃圾,洪水一来全往海里冲……”欧书记说,当时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年轻村民纷纷往外流,“上级领导来考察直摇头,村民们也意识到生活在‘垃圾堆’里,要求改善村庄环境。”

  从1993年开始,方家岙村迈出了环境整治的脚步:整治河道、清理垃圾、拓宽道路、补种绿化、保护古树古桥。2002年借着创建新农村示范村的契机,村干部统一思想,挨家挨户上门劝说,决定切除村子最大的“毒瘤”———露天粪坑。最后,村里、镇里共同出资,大型挖机开进方家岙,不到一周就将所有粪坑铲平,代之以漂亮的绿化……

  村庄环境一天天靓丽,但守着大雷山、水库等独特山水资源的方家岙如何进一步实现百姓致富、村集体增收,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该村选择的“答案”是培育民宿经济,发展乡村旅游。

  2012年10月1日,方家岙村7家农家客栈正式开业,共130个床位。“当时的民宿都是农村老宅改造而成,我们连什么叫标间、房内是否需要卫生间都不知道,所以硬件设施相对薄弱,只能靠软件服务来弥补。宁可不赚一分钱,也要赚到客人的满意度。”欧书记说,当时村里民宿包吃包住每人每天收费仅60元至80元,吃饭却是11菜1汤的“高配”,所用的卫生纸等生活用品也注重高品质。客人反响非常好,回去后主动帮方家岙民宿“吆喝”。

  随着客人越来越多,2013年,该村农家客栈增至12家180个床位;2014年增至15家300个床位……如今,全村已有17家农家客栈350个床位,其中一家是村集体开办,有38个房间,另有6家正在装修,下半年开业后全村预计有450个床位。目前,该村民宿每人每天吃住收费160元至200元不等,房间设施也不断补齐“短板”。

  与此同时,方家岙建立了集购物、休闲、咨询于一体的游客接待中心,为游客登记,告知村里相关旅游规定,并按游客人数向各家民宿收取一定的卫生保洁费和管理费。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村里每个月还召开民宿业主会议,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据了解,去年,该村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同比增长26%,淡季入住率还能达40%,节假日更是“一房难求”,需要提前一两个月预定。经营“山丹丹客栈”的村民欧丹告诉记者,许多游客隔三岔五来村里小住一阵,“宁波一位市民杨先生去年至今已来了10多次,每次一住就是半个月。他每天拎着茶杯到村里四处转悠,爬爬山,走走步道,呼吸新鲜空气,住得很开心。”

  民宿经济的蓬勃发展,让强村富民不再“纸上谈兵”。去年,乡村旅游产业带动该村集体经济增收55万元,带动村民增收近200万元。今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70万元,两三年后预计150万元至200万元。

  村里“荷包”鼓了,又投入到村庄整体环境和旅游配套功能的进一步提升上,两年来累计投入1600余万元,精心打造“山清水秀、天蓝地净、村美人和”的乡村生态旅游样板。

  去年,方家岙村建成了500米鹅卵石游步道及木护栏、烧烤基地、3个水阁凉亭、太阳能路灯改造等配套项目。目前,全村已布点建设生态观光长廊、环溪观光游步道等12个旅游景点,建成水果采摘基地300亩及生态泳池、水上乐园,建成生态公厕4座、大型停车场2处、全线高标准绿化村道4.2公里,进一步提升了洁美品质。

  今年,该村继续拉大旅游框架,重点打造方家岙水库旅游景点核心区及周边双龙潭、千年古道的游览圈,进一步建设樱花长廊,在溪坑景点沿线种植月季花,实现“步步繁花入目”;建设农家茶室、咖啡馆、会议室等文化休闲场所,提升服务功能。同时,村里将组织民宿业主走出去,到外地“取经”,并把专家请进来“把脉”指导。据悉,方家岙已委托一家旅游规划研究所编制3A级景区建设规划,融合旅游、文化、农业等元素,打造全景式花园特色村落,形成乡村“多日游”总体格局。

  省级农业乐示范点、省级生态示范村、市首批“最洁美村庄”……环境与经济的友好“互动”,使得方家岙荣誉满身。5月11日,省委书记夏宝龙在该村调研时表示,方家岙通过“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等行动,拆出了发展新空间,改出了村庄新面貌,治出了美丽新经济,实现了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的“双增收”。村庄通过环境治理走上了强村富民道路,继而又有财力继续发展建设,实现良性循环。当晚,他还在方家岙村农家客栈住宿。

  “领头雁”引航旅游经济

  从昔日山荒、水臭、人穷到如今青山环绕、碧水长流、村民富足,欧昌伍不仅是一位见证者,更是领路人。在当村干部的30年时间里,他为了方家岙变得更美,村民生活得更好,倾注了所有的精力,力争每一步都走在超前的位置。

  1986年,当时35岁的欧昌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那时,我自家经济条件不好,很多人还嘲笑我,认为我当不了几年就得灰溜溜下来。我暗自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些实事来。”他告诉记者。

  梦想,通过不懈努力,一步步照进现实里!上任不久后,欧昌伍去外地考察学习、对比,决定把村庄生态环境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渐渐地,山青了,水秀了,他又开始考虑如何带动村民致富,并率先提出发展乡村旅游,把城里人吸引到农村来。当时,这一提议并没有得到村民甚至村干部的理解。大家觉得: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谁会来旅游呢,这些钱投下去岂不是“打水漂”?

  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2012年欧昌伍带头在自家办起农家客栈,并向一起开客栈的村民承诺,客源问题由他来解决。同年国庆,方家岙第一批农家客栈开业时,象山定塘镇沙地村的乡村旅游已小有规模。欧昌伍“奇思妙想”大胆迈出第一步:向沙地“借来”了两车上海的客人。同时,他还发动家人一起“吆喝”,在市里工作的外甥女从宁波带来了第二批客人……眼看着四方宾客络绎不绝,村民们纷纷投入了民宿经济的怀抱。“如果不是欧书记的带领和号召,我可能现在还在外面打工。他带领大家把环境治理好了,又发展了旅游业,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挣到钱。”村民董亚萍说,她家的客栈虽然只有4个房间9个床位,但仅2014年赢利就有7.5万元。

  市“富民书记”、县农村“富民书记”、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工作先进个人、县“领头雁奖”、县“村庄示范创建领头人”……数不胜数的荣誉,为欧昌伍作了最好的“诠释”。外地来方家岙“取经”的人经常感慨:“这个村发展如此之快,全靠村干部能办事,全身心投入其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