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s/2016-05/29/A1/NBRB20160529A01b006.jpg) |
绍兴环城河夜景。(周维强 摄) |
本报讯(记者王岚)白天,穿梭在古城的大街小巷,回味旧时的江南水乡人文历史;夜里,水光灯影中细品一杯黄酒、一碟茴香豆,听船上解说员将古城今昔娓娓道来,感受历史与时尚交融———这样的惬意之旅,正成为到访绍兴游客的新选择。 5月27日晚,烟雨蒙蒙,浙东五市采访团一行搭乘游船,体验了绍兴环城河不一样的夜间景致。 绍兴环城河,也就是古时的护城河,始掘于公元前490年勾践建都城时。经过治理后,环城河全长25华里,水绕城走,景由水连。 船行得不快不慢,沿河的各式桥梁、古城楼、公园、山麓、民居,在彩灯勾勒、波光映衬下熠熠生辉。行至绍兴稽山公园环城河畔,立于河岸的大型电子屏亮起,开始播放以古城绍兴2500年悠久历史为主线的《大美绍兴》。流动的光影,伴随着大型花色喷泉演绎,一幅幅古今交融的画面让游客意兴盎然。 水,是绍兴血脉,更是绍兴的精髓。在当下休闲旅游经济风口,深耕水资源,打造夜风景,正成为绍兴各景区的新课题。 在绍兴水城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范慧民看来,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中,目前绍兴旅游只具备了吃、行、游三要素,另外三要素还有待深度开发。“要改变旅游收入全靠门票、枕着资源睡觉的旧况,还得从深挖文化及特色资源开始。” 奔着这个目标,绍兴市首先启动了环城河的综合整治和夜间游项目,使水城旅游与陆上观光有机结合。如今,夜航船每天晚上开两班,散客往往一票难求,而行走在水上的客船本身也成为老城的一道新风景。 继环城河率先启动夜游项目后,鲁迅故里、柯岩景区也于去年相继启动夜游经济,提升对游客的吸引力。 夜游经济带来的远不止多几张门票,它拉长了旅游的产业链,效益是综合性的。就拿西塘景区来说,景区的收入有70%以上是靠二次消费来带动,仅不到30%的收入是依靠门票获得。 旅游界专业人士认为,景区夜游,重要的是丰富景区夜经济的业态,并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上海的黄浦江夜游、南京的夫子庙夜市、桂林的“印象刘三姐”大型漓江灯光歌舞晚会等,都是当地的旅游名牌,不仅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也提升了城市影响力。 那么,绍兴打造夜景区与夜经济的路线图又是怎样的呢?“在明确了要做足水文章后,我们主要推进的工作包括‘清水’‘亮灯’‘造景’‘开船’‘聚商’等,使游客在体验游览乐趣的同时,还能有所收获。”范慧民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