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文字 沈 单玉紫枫 市安监局供图 根据国务院安委办、省安委办关于开展2016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要求,我市2016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即将拉开帷幕。2016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以“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为主题,通过集中开展系列活动,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落实安全责任、传播法治文化、普及安全知识、提高全民安全素质,为护航G20杭州峰会和世界互联网大会,促进全市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文化力量和舆论支持。 1.安全发展主题宣讲 组织安全生产宣讲团,深入县、乡和重点企业宣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讲话精神以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两高安全生产刑案司法解释、典型事故案例等。 2.2016年安全生产宣传咨询日活动 2016年6月5日9:30—11:30,市安委办将在天一广场举办开幕式、现场咨询、互动体验、有奖问答、童心画、视频展播等。 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竞赛 3月—12月,“宁波安监”和“甬工惠”微信公众号,每月推出“一战到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有奖知识问答。 4.“我与化工零接触”———镇海炼化公众开放日活动 中国宁波网将公开邀请热心网友代表实地参观镇海炼化,深入了解身边的化工企业。 5.“小手拉大手,安全共相守”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 向全市中小学生宣传电梯安全基本常识,提升学生的安全乘梯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6.电力青工检修技能专项竞赛 以赛代练提升青工服务电网安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技能。 7.沼气项目隐患排查治理现场观摩会 通过现场观摩交流,加大沼气项目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确保沼气项目实施及使用安全。 8.危化品管道群防群治工作启动仪式 组建危化品管道保护群众巡线员队伍,并颁发首批群众协防员“聘书”,实现公共区域危化品管道群众巡查全覆盖。 9.“安全发展忠诚卫士”主题演讲比赛 讲述各级安监干部履职尽责、敢于担当、争做“安全发展忠诚卫士”的人和事。 10.生产安全事故警示教育 组织观看安全生产警示宣传片;开展事故警示现场会;公告一批典型事故案例,曝光一批重大隐患。 11.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演练 举办市第七届危化企业员工应急处置技能大赛、管道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演练、道路危运车辆侧翻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公交车辆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三门湾工程项目隧道坍塌实战应急演练、三江清淤水上安全应急救援演练、青年海上搜救技能比武等活动。 12.其他特色活动 全国“万里行”、浙江“专题行”、“安康杯”竞赛、合理化建议“金点子”征集、校园安全“五个一”、“青安岗在行动”、“安全护航G20”摄影比赛、微视频征集、“守护生命”安全知识微信有奖竞答、微电影拍摄众筹等其他活动。 摸风险 42条对策剑指短板 近年来,宁波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但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随着大型石化产业基地的建立、海洋经济强市战略的推进,我市面临的事故风险日益凸显。2015年,宁波市政府在全国率先开展城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委托中国安科院,历时9个月,广泛调研,系统梳理了宁波市各地各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重大问题与薄弱环节,精准提出了四方面42条对策措施,形成了《宁波市安全生产主要风险分析与对策措施建议》。 根据风险分析,全市主要风险源主要集中在危险化学品、油气管道、建设工程、道路交通等12大行业(领域)36小类。根据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性两方面综合研判,判定危化企业泄漏火灾爆炸、工程运输车辆事故、房屋建筑施工等9类为需重点关注的高风险源,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电动车事故等22类为较高风险源。 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存在的不同事故风险,《建议》给出了对策。首先,开展重点行业领域重大隐患专项整治,针对危险化学品、火灾、建设工程、水上交通及其他重点行业领域开展隐患专项整治活动,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其次,强化源头治理,提高城市本质安全水平,通过规划整体引导、产业布局优化、“低小散”产业整治等,从源头减少城市风险点,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再次,完善监管体制,提高政府安全管控水平,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政府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建设,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全覆盖管理、延伸管理,完善市县两级安委会、专业安委会运行机制。加强行政审批事项取消和下放的事前、事中、事后管理,切实实现放管结合。最后,夯实基础工作,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这要从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完善市场引导机制、强化宣传教育培训、推动行业自律等方面做起。 “宁波开展的城市安全生产主要风险评估,是做好城市安全管理的重要抓手和支撑。”宁波市安委办主任、安监局局长项敏介绍,为加强风险评估结果运用,宁波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分段实施原则,市政府针对性地制定了主要风险隐患专项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将48项任务逐项分解到市相关专业安委会督促落实。目前,2015年各项任务已经圆满完成,其余任务正在有序推进中。 如今,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也正抓紧梳理各自领域、区域内的安全风险因素和安全隐患点,全面推进全市安全生产主要风险摸底评估工作。市安委办也在积极总结风险评估经验,着手制定区域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指南,加快建立“风险评估、治理、再评估、再治理”的城市风险预防控制体系,使城市本质安全水平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 重源头 打造平安交通新常态 拓宽安全防护广度,全力织实公路安全网。2015年,我市共投入资金1.4亿元,完成危桥隧改造项目30个和桥下积水点整治9处,完成50公里安保工程改造,落实公路安全保护各项措施。同时,市路网管理与应急指挥中心平台投入使用,10个县级路网中心基本建成,并接入了高速、国省道、县道固定视频645路,基本实现了对重要路段、长大桥隧、大型互通式立交桥以及区域交通状态等的实时监控。 强化道路运输监管,全力筑牢运输安全线。我市把“两客一危”重点营运车辆纳入企业监控和政府监管信息平台,全面掌握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动态。目前,已实现全市公共汽车、“两客一危”GPS、视频监控安装“全覆盖”;针对普通货物与危险货物等不同类型企业,在道路运输领域实施差异化管理,并对道路危化品运输企业按照企业经营货物规模、危险程度、管理状况实施分级管理;建立健全了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不良信用记录、“黑名单”、诚信评价、安全生产警示、信用信息公开和激励约束等制度,推进督促企业建立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健全交通运输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建设。 治乱象 综合整治工程车道路运输 近年来,工程车乱象引起广泛关注。2015年9月以来,全市开展了工程车道路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工作,市公安局、住建委、城管局、交通委、治超办和各地政府全力履行职责,至今年5月份,共现场查处工程车各类交通违法10.06万起,整改非法加高货厢栏板工程车1521辆,事故同比下降20%以上。 加强企业源头管理。针对工程车非法加高货厢栏板现象较为普遍等问题,各级公安部门大力开展工程车基础大排查,对排摸掌握的1521辆工程车,按“一车一档”要求建立影像化档案、全面整改非法加高货厢栏板工程车。 大力开展路面执法整治。实施24小时勤务机制,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将市区180个规模工地的在线视频监控系统接入公安交警应用平台,在江北、鄞州、镇海等市区周边5个渣土倾倒码头安装双向视频监控系统,并建立了情报中心,对闯禁、闯红灯、伪造变造号牌等严重违法工程车实施专人研判、专案查缉。 不断增强齐抓共管合力。市公安局、住建委、城管局、交通委、治超办和各地政府全力履行职责,密切协调联动,共同抓好工程运输行业管理工作。 多举措 强化建筑行业安全监管 风险防控。市住建委组织编制《宁波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表》,列出了3大类、68个分项、204条安全隐患;开发建筑安全危险性较大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管理系统,强化重点风险信息监管;严格深基坑、高大支模的专家论证制度。 科技兴安。全面推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在线监控系统建设、试点推进起重机械设备安装安全监控管理信息系统和在建工程施工项目部和监理项目部关键岗位人员人脸识别考勤管理。 诚信管理。建立以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管理承诺公示、等级评定、信息公开、激励约束、安全警示五项制度,建立完善建筑市场信用评价体系;建立不良行为记录和重点监管制度。以市场促现场安全管理。 专项整治。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专项整治。2015年,该委共督查201个房屋建筑工地,发出175份整改通知书和26份停工通知书,警示约谈企业23家。 有限空间: 是指封闭或部分封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有限,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常见的有限空间: (一)密闭设备:如船舱、贮罐、车载槽罐、反应塔(釜)、冷藏箱、压力容器、管道、烟道、锅炉等; (二)地下有限空间:如地下管道、地下室、地下仓库、地下工程、暗沟、隧道、涵洞、地坑、废井、地窖、污水池(井)、沼气池、化粪池、下水道等; (三)地上有限空间:如储藏室、酒糟池、发酵池、垃圾站、温室、冷库、粮仓、料仓等。 案例警示 2015年2月13日 慈溪市三盛化纤有限公司在组织外雇人员清理厂区内污水池时发生一起2死1伤中毒事故。 2015年6月15日 由浙江泰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中标的东钱湖雨污水管道及泵站(Ⅱ标段)养护服务项目,作业人员在污水井内检查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2死1伤中毒事故。 2015年7月25日 宁波林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内发生一起2死1伤中毒事故。 2015年10月2日 由宁波中瑞建设有限公司承接的慈溪市排水有限公司应急抢修维护工程项目,作业人员在泵站格栅间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4死1伤中毒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