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茶座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6年06月02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郡庙之侧,听民声几许

  范 昉            

  

  宁波府城隍庙是宁波历史文化的特别载体,保存着一代又一代宁波人温馨美好的记忆。报载,今年下半年,郡庙将启动修缮工程。

  每次经过郡庙照壁,抬起头来,看到“面城俯民”四个篆文,我就想到,这是城隍要求历任官吏,对全城的百姓负责,以俯首精神为民服务。历朝历代,凡是到宁波各县上任的官员,先要到宁波府城隍庙报到,沐浴更衣后,对着照壁,表明心迹。任满卸印后,则要来此汇报政绩,表明清廉。作为为官一任的礼仪,还是值得称道的。

  那么,这位坐在正大殿上的城隍爷是谁?为何千百年来一直受到老百姓的爱戴?这位城隍爷不是天上派下来的神,而是帮助汉高祖打天下的名臣良将纪信。他在前去帮助刘邦突围的途中,遇见当地大旱,颗粒无收,饿殍遍地,便下令将随带军粮救济给百姓,自己却因违抗军令被处以死罪。因刘邦正被楚军围困,他就戴罪立功,舍命救主,以身殉职。老百姓为感念这位救命恩人,自发塑造了他的神像,祭祀参拜。以一己之死、保万民之生的壮举,与民间祭祀风俗相结合,发展成为保佑众生的城隍文化。

  以官员为对象,民间立庙祭祀,颇堪玩味。如梁祝传说,在宁波所特有的最初故事形成中,梁山伯为一清官形象,曾任鄞县县令,为官清正、为民谋福、治水泄洪、治虫灭害、开仓赈灾、惩恶安民,颇有政声,被百姓世代传颂。当时姚江一带地势很低,咸潮进田,每到夜里,常能听到“嘘嘘嘘”的声响,当地老百姓以为有九条龙在作怪,称此地为“九龙墟”。梁令经过实地察看,在“九龙墟”筑起两条江堤,拦住咸水进田。自己却因积劳成疾,倒在江边上,嘱人就地安葬,以示死守大堤之志。百姓念其政德,立庙祀以纪念。考古证明,梁山伯庙始建于东晋安帝隆安元年(公元397年)。姚江边的梁祝庙墓,是梁祝传说的初始遗迹。庙墓相邻,历尽沧桑,为全国所仅有,共同见证着梁祝故事的原真性。

  我在参与撰写梁祝博物馆陈列说明词时,有一种观点认为,梁祝的主干是爱情,清官传说只是旁支,可以不写。但委托方和我都坚持在陈列中设置一面“清官传说墙”,以示世人。在梁祝传说中,梁山伯只是陪衬,有了“清官传说”,梁令的形象就立起来了。“梁令清政传民间,至今遗庙在江边。世人皆言为情死,惟有吾乡开新篇。”这是我的感悟。

  与梁令事迹相近的,还有北宋奉化县令萧世显,为官清正廉洁,深得民望。公元1021年,境内大旱,他亲赴灾区,巡行田间,筑堤拦水。次年发生蝗害,又赴灾区巡视,带领百姓治蝗,不幸中风猝逝。至1042年,老百姓为他建庙,离他去世相隔仅20年,他的事迹应该还在百姓口头传颂。

  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吃的是米和面,讲的是情和理。老百姓的口碑了不起,立庙祭祀更是至高无上的礼仪。行文至此,勾起我的一件往事———那是我人生中的一次奠基礼。1965年初秋,我刚刚踏进陕西一所军事学院大门,人校第一课,就是千里行军、延安野营。在延安革命烈士陵园,我在张思德烈士墓前久久沉思。一个普通战士之死,引发毛泽东的关切。领袖彻夜难眠,写下名篇。五个字的标题,为党立旨。我以为,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与孟子的“民为上”思想,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今天,你是普通党员、普通干部,你会往什么方向发展?你会成为一个贪官吗?作为党员你合格吗?入党时的初心你坚守了吗?如果你已经担任了一定的领导职位,又该作何打算?郡庙之侧,不妨思考一下“面城俯民”的意蕴,听一听民声,做一个亲民、清廉的干部,站起来是把伞,替百姓遮风挡雨;俯下去像头牛,为人民鞠躬尽瘁。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日报